共 21 条
民族贫困区农户生计多样化及对耕地利用的影响:以武陵山区永顺县为例
被引:10
作者:
洪舒蔓
郭玉坤
龚碧凯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户生计;
耕地利用;
可持续;
民族贫困区;
武陵山区;
D O I:
10.16360/j.cnki.jbnuns.2018.03.005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位于武陵山区永顺县的168户农户进行系统调查,将农户划分为纯农型、兼业型Ⅰ、兼业型Ⅱ、非农型4类,进而分析了民族贫困区农户生计多样化特征及对耕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民族贫困区农户生计类型以兼业型Ⅱ居多,所占比例为46.72%;其次为非农型,为22.13%;纯农型为16.39%;兼业型Ⅰ最少,为14.75%.2)不同类型农户生计策略存在显著差异,纯农型农户生计活动单一,脆弱性和风险最大,引入并扩大非农活动是民族贫困区未来生计策略的发展趋势.3)不同生计策略选择对耕地利用的影响不同,主要影响耕地的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及粮食生产力水平.4)民族贫困区耕地资源缺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以及农户自身劳动素质共同制约农户生计和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加强农户劳动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户生计多样化水平,加快土地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是民族贫困区提升农村内部发展能力,实现农户生计和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根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14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