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深层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80
作者
刘树根 [1 ]
宋金民 [1 ]
罗平 [2 ]
QING Hairuo [3 ]
林彤 [1 ]
孙玮 [1 ]
李智武 [1 ]
王浩 [1 ]
彭瀚霖 [4 ]
余永强 [1 ]
龙翼 [1 ]
万元博 [1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Department of Geology University of Regina
[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盐岩; 灯影组; 雷口坡组; 凝块石; 叠层石; 储层特征;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油气勘探储层的新类型。四川盆地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在上震旦统灯影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在灯二段和灯四段。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遍布全盆,岩石结构具有全盆地相似性,灯二段以凝块石和葡萄石为主,灯四段以纹层石和叠层石为主。灯二段储集空间主要为喀斯特孔洞、葡萄-花边状孔洞、微生物体腔孔、微生物格架间孔和凝块间溶孔,灯四段则以窗格孔和喀斯特孔洞为主。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是微生物席、白云石化和风化壳喀斯特作用。雷口坡组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的雷四段,主要为叠层石和凝块石,储集空间主要为微生物窗格孔和格架孔。雷口坡组微生物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是微生物礁滩(微生物席)、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蚀作用。目前,在灯影组和雷四段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均已发现大型气田,并具有非常广阔的勘探前景。四川盆地西部中北段是深层-超深层海相领域油气勘探的最有利地区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52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1]   拉张槽对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J].
刘树根 ;
王一刚 ;
孙玮 ;
钟勇 ;
洪海涛 ;
邓宾 ;
夏茂龙 ;
宋金民 ;
文应初 ;
吴娟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01) :1-23
[2]   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为例 [J].
李朋威 ;
罗平 ;
宋金民 ;
金廷福 ;
王果谦 .
石油学报, 2015, 36 (09) :1074-1089
[3]   川中古隆起灯影组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展布 [J].
罗冰 ;
杨跃明 ;
罗文军 ;
文龙 ;
王文之 ;
陈康 .
石油学报, 2015, 36 (04) :416-426
[4]   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理论 [J].
刘树根 ;
孙玮 ;
宋金民 ;
邓宾 ;
钟勇 ;
罗超 ;
冉波 ;
田艳红 ;
李智武 ;
彭瀚霖 ;
尹柯维 .
地学前缘, 2015, 22 (03) :146-160
[5]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大型气藏特征与聚集模式 [J].
魏国齐 ;
杜金虎 ;
徐春春 ;
邹才能 ;
杨威 ;
沈平 ;
谢增业 ;
张健 .
石油学报, 2015, 36 (01) :1-12
[6]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生物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 [J].
宋金民 ;
罗平 ;
杨式升 ;
杨迪 ;
周川闽 ;
李朋威 ;
翟秀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4) :404-413+437
[7]   川北米仓山地区灯影组微生物碳酸盐岩发育特征 [J].
彭瀚霖 ;
刘树根 ;
宋金民 ;
孙玮 ;
丁一 ;
尹柯惟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02) :181-191
[8]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 [J].
邹才能 ;
杜金虎 ;
徐春春 ;
汪泽成 ;
张宝民 ;
魏国齐 ;
王铜山 ;
姚根顺 ;
邓胜徽 ;
刘静江 ;
周慧 ;
徐安娜 ;
杨智 ;
姜华 ;
谷志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3) :278-293
[9]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灰泥丘发育特征及储集意义 [J].
李凌 ;
谭秀成 ;
曾伟 ;
周涛 ;
杨雨 ;
洪海涛 ;
罗冰 ;
边立曾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6) :666-673
[10]   兴凯地裂运动对四川盆地灯影组优质储层的控制作用 [J].
宋金民 ;
刘树根 ;
孙玮 ;
武文慧 ;
王国芝 ;
彭瀚霖 ;
田艳红 ;
钟勇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06) :65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