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西洼陷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物性

被引:5
作者
万涛 [1 ]
蒋有录 [1 ]
林会喜 [2 ]
彭传圣 [2 ]
毕彩芹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储层; 孔喉半径; 沉积物颗粒大小; 溶蚀孔隙; 微裂缝; 车西洼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车西洼陷沙四上亚段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探讨了影响低渗透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储层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4.3%,平均渗透率为13.2×10-3μm2,以低渗透砂岩储层为特征,储集空间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微裂缝为主,储层孔喉半径一般小于6μm。当孔喉半径小于0.24μm,渗透率小于0.4×10-3μm2,排替压力大于1 MPa时,储层含油气性变差。影响沙四上亚段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孔喉半径、沉积物颗粒大小、溶蚀孔隙和微裂缝的发育情况,以及泥质质量分数和碳酸盐岩质量分数。孔喉半径大的储层沉积物颗粒相对较粗,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2 000~2 600 m和3 000~3 700 m,溶蚀孔隙的发育能有效改善储层物性。微裂缝主要发育在断裂带附近,可提高储层渗透率5.4~220.1倍。泥质质量分数和碳酸盐岩质量分数的增加使孔隙度减少3%~5%。
引用
收藏
页码:537 / 5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J].
王瑞飞 ;
陈明强 ;
孙卫 .
地质论评, 2008, (02) :270-277+294
[2]   车镇凹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研究 [J].
王蛟 .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7, (01) :1-4+16+101
[3]   济阳坳陷古近系储层孔隙类型与次生孔隙成因 [J].
朱筱敏 ;
王英国 ;
钟大康 ;
张琴 ;
张枝换 ;
张善文 ;
吕希学 .
地质学报, 2007, (02) :197-204+289
[4]   车镇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生烃系统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张水昌 ;
张林晔 ;
张善文 ;
郭长春 .
天然气工业, 2006, (03) :19-22+156
[5]   车西洼陷缓坡带下第三系低位扇勘探 [J].
郭玉新 ;
林会喜 ;
王亚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6) :28-30+41
[6]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温度、压力与深部储层次生孔隙的关系 [J].
苗建宇 ;
祝总祺 ;
刘文荣 ;
卢焕勇 .
石油学报, 2000, (03) :36-40+108
[7]   济阳坳陷深层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阶段划分 [J].
钱峥,李淳,李跃,吕成远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6-11
[8]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蒋有录,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