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黄土物源区的同位素证据

被引:16
作者
杨杰东 [1 ,2 ]
李高军 [2 ,3 ]
戴澐 [4 ]
饶文波 [5 ]
季峻峰 [2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2] 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4] 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
[5] 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同位素水文研究所
关键词
同位素; 黄土; 沙漠; 中国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系统采集了黄土高原马兰黄土、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河床沙和湖泥样品。用酸淋洗去除方解石后,黄土高原马兰黄土εNd(0)值从-9.2到-11.3,87Sr/86Sr比值从0.71784到0.71944,都落在同位素B区内,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值一致。黄土高原马兰黄土白云石的δ13C值从1.2‰到1.5‰,与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黄土,巴丹吉林沙漠的白云石的值类似。这些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可能是黄土高原黄土的源区,从而排除了其他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作为黄土物源区的可能性。同位素研究结果和野外调查进一步揭示,黄土高原黄土、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物质可能最终都是来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沙漠的同位素分区特征 [J].
杨杰东 ;
陈骏 ;
饶文波 ;
李高军 ;
季峻峰 .
地球化学, 2007, (05) :516-524
[2]   距今7Ma以来甘肃灵台剖面Nd和Sr同位素特征 [J].
杨杰东 ;
陈骏 ;
张兆峰 ;
季峻峰 ;
陈旸 .
地球化学, 2005, (01) :1-6
[3]   亚洲粉尘的源区分布、释放、输送、沉降与黄土堆积 [J].
张小曳 .
第四纪研究, 2001, (01) :29-40
[4]   黄土和沉积岩中分离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方法实验 [J].
盛雪芬 ;
杨杰东 ;
李春雷 ;
陈骏 ;
陶仙聪 .
岩矿测试, 2000, (04) :264-267
[5]   2.5Ma以来大陆风化强度的演变 [J].
杨杰东 ;
陈骏 ;
李春雷 ;
陶仙聪 ;
季峻峰 ;
陈旸 .
地质论评, 2000, (05) :472-480
[6]   最近13万年黄土高原季风变迁的磁化率证据 [J].
安芷生 ;
S.Porter ;
G.Kukla ;
肖举乐 .
科学通报, 1990, (07) :529-532
[7]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
[8]  
Advance–retreat history of the East-As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belt over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last two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J] . Shiling Yang,Zhongli Ding.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8 (3)
[9]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dust plume reaching the French Alps [J].
Grousset, FE ;
Ginoux, P ;
Bory, A ;
Biscaye, PE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3, 30 (06)
[10]  
Provenance of loess material and formation of loess deposits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 . Jimin Sun.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