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议、舆论与宣传——清末民初的报人与社会

被引:3
作者
唐小兵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清议; 舆论; 知识分子; 民意; 宣传;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0.06.013
中图分类号
G219.29 [新闻事业史]; K25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060205 ;
摘要
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脱胎于传统的清议,而在其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中,既要面对来自政治权力的压迫,同时也必须面对商业利益的挤压,尤其构成挑战的是知识分子自身心态上的浮躁化与言论上的激进化。不同的时空,舆论有着不同的品质,总体而言,自晚清到民国,舆论在逐渐走向成熟稳重的同时,也在流失其丰富性与多元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国本、个人与公意——五四时期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 [J].
许纪霖 .
史林, 2008, (01) :53-62+187
[3]   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 [J].
许纪霖 .
史林, 2003, (02) :77-89+123
[4]   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 [J].
熊月之 .
学术月刊, 1998, (08) :73-81
[5]  
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D]. 瞿骏.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中国新闻舆论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林语堂, 2008
[7]  
五四的思想世界[M]. 学林出版社 , 高力克著, 2003
[8]  
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M]. 上海书店出版社 , 郑匡民著, 2003
[9]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学林出版社 ,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 1999
[10]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熊月之 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