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陆地中浅层油藏优势渗流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11
作者
曹亚明
郑家朋
孙桂玲
骆红梅
付治军
机构
[1] 中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优势渗流通道; 渗透率; 非均质性; 吸水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冀东油田南堡陆地中浅层油藏优势渗流油层主要以砂岩为主,渗透率高,泥质胶结疏松,易出砂,油层非均质性强,油水黏度比大,经过长期水驱,油藏内部容易形成大孔道,使后续注水或聚合物沿大孔道做无效循环,严重影响了注水或聚驱效果。针对南堡陆地中浅层油藏渗流矛盾较为突出的状况,从影响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几个关健参数的研究入手,利用测井、岩心、油藏描述、室内试验、吸水产液剖面测试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了优势渗流通道水淹储层的动静态特征,为今后中浅层油藏优势渗流通道的识别和治理,提供了较充足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7+168 +1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水淹储层大孔道存在的分析与识别 [J].
张士奇 ;
卢炳俊 ;
张美玲 ;
林丽丽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27 (06) :76-79
[2]   疏松砂岩油层砂粒运移与渗透率关系的试验研究 [J].
王尤富 ;
乐涛涛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3) :111-113+446
[3]   正韵律厚油层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条件和时机 [J].
杨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105-107+118
[4]   河31断块优势渗流通道识别及治理方法 [J].
谭光明 .
特种油气藏, 2007, (01) :87-90+93+109
[5]   大孔道模糊识别与定量计算方法 [J].
刘月田 ;
孙保利 ;
于永生 .
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5) :54-59+95
[6]   大孔道诊断和描述技术研究 [J].
窦之林 ;
曾流芳 ;
张志海 ;
熊伟 ;
田根林 ;
刘学伟 ;
黄立信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1) :75-77+11
[7]   大孔道的表现特征及调剖对策 [J].
何长 ;
李平 ;
汪正勇 ;
景瑞林 ;
许庆银 ;
殷强 .
石油钻采工艺, 2000, (05) :63-6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