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评否决制之法理思考

被引:13
作者
金自宁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环评; 环评否决; 综合决策;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9.02.002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我国环评法明确规定了建设项目环评否决制,近年来却出现一些质疑,亟需澄清。对我国环评否决相关立法规范要求的解释分析,显示其并未割裂环保与其他考虑因素,反而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确保"综合决策"所必需;体现生态阈限要求的环评否决具有保障环保"红线"落实的功能,赋予环评否决效力也比可能的替代方案更有利于保障环评真正融入开发决策,因而我国当前不宜削弱环评否决制。为此,应当进一步明确环评否决的适用情形,并有必要坚持环评前置、对环评的行政监督等相关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环评制度之比较:立法框架、行政执行和司法实践 [J].
金自宁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3) :22-33
[2]   论环境影响评价审查结论的法律效力 [J].
阮丽娟 ;
吴天意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7 (04) :25-29
[3]   风险决定的理性探求——PX事件的启示 [J].
金自宁 .
当代法学, 2014, 28 (06) :11-21
[4]   从中外比较看我国项目环评制度的改革方向 [J].
汪劲 .
环境保护, 2012, (22) :71-73
[5]   论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对完善我国环境法制的启示 [J].
王曦 .
现代法学, 2009, 31 (04) :177-186
[6]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法律思考 [J].
吕忠梅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 (06) :10-13
[7]   环保缘何为风暴 [J].
周珂 ;
谭柏平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4) :3-9
[8]   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再思考 [J].
潘家铮 .
群言, 2005, (03) :15-19
[9]   对提高环评有效性问题的法律思考——以环评报告书审批过程为中心 [J].
汪劲 .
环境保护, 2005, (03)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