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被引:27
作者
朱诚 [1 ]
吴立 [2 ]
李兰 [3 ]
郑朝贵 [4 ]
李中轩 [5 ]
马春梅 [1 ]
谭艳 [1 ]
赵泉鸿 [6 ]
王坤华 [1 ]
林留根 [7 ,8 ]
江章华 [9 ]
丁金龙 [10 ]
孟华平 [1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3]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系
[5] 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系
[6]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南京博物院
[8]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
[9]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
[10]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1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全新世; 环境考古; 研究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 [各代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人类文明孕育、诞生和发展区,也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在该区开展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对弄清全新世10.0~3.0 ka BP无文字记载期的环境演变和人地关系互动影响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主要以古洪水和海面变化事件地层学为依据和线索,从遗址时空分布学研究、典型遗址考古地层学研究,以及区域内自然沉积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变背景特征研究这三个方面入手,在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地区均获得了有重要意义的进展,表明长江流域全新世环境考古正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同时,国际环境考古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发展,新出版的PAGES Magazine杂志就特别关注了分辨率高达一年至数月的过去沉积记录;遥感、GIS等技术和D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正不断在环境考古领域得到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68 / 128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61]   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 [J].
吴维棠 .
地理学报, 1983, (02) :113-127+207
[6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LIMATIC FLUCTUATIONS DURING THE LAST 5,000 YEARS IN CHINA[J]. 竺可桢.Science in China,Ser.A. 1973(02)
[63]   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孢粉分析 [J].
周昆叔 .
考古, 1963, (09) :520-522
[64]   关于中国猿人骨器问题的说明和意见 [J].
裴文中 .
考古学报, 1960, (0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