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北麓与华北上古生界稀土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8
作者
赵志根
李宝芳
张惠良
机构
[1] 淮南工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2]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3]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上古生界; 稀土元素; 构造; 大别山; 华北地台;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1.04.010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等离子体光谱方法测试了大别山北麓和华北东南部晚古生代砂泥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大别山北麓石炭系样品具微弱的Eu负异常,δEu为0.915,分布曲线基本上呈近似直线或呈左高右低的宽缓的弧型;华北石炭 二叠系样品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为0.637,分布曲线基本上呈左高右低的宽缓的“V”型,两者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稀土元素特征和其他地质资料,认为两者沉积物质的来源具有差异,在晚古生代,两者的物源没有联系;大别山北麓石炭系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不成熟的上地壳的岛弧体系,反映华北板块南缘的活动大陆边缘性质;淮南矿区晚古生代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成熟的上地壳,反映华北板块板内稳定的地台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368 / 3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大别山北麓石炭纪盆地沉积和构造研究
    李宝芳
    马文璞
    张惠良
    赵志根
    李贵东
    [J]. 地学前缘, 2000, (03) : 153 - 167
  • [2] 华北石炭、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
    李宝芳
    温显端
    李贵东
    [J]. 地学前缘, 1999, (S1) : 81 - 94
  • [3] 华北晚古生代煤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黄文辉
    杨起
    汤达祯
    赵志根
    唐修义
    [J]. 地质学报, 1999, (04) : 360 - 369
  • [4] 大别山北麓石炭系杨山组沉积体系及聚煤规律
    张惠良
    李宝芳
    马文璞
    宋绵新
    [J]. 中国煤田地质, 1999, (01) : 19 - 22
  • [5] 微山湖地区石炭-二叠纪煤的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
    赵志根
    冯仕安
    唐修义
    [J]. 地质地球化学, 1998, (04) : 64 - 67
  • [6] 华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岭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刘钦甫
    杨晓杰
    丁述理
    [J]. 地球化学, 1998, (02) : 196 - 203
  • [7] 佛子岭群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环境
    刘贻灿,徐树桐,江来利,苏文
    [J]. 安徽地质, 1996, (02) : 1 - 6
  • [8]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
    王清晨
    从柏林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 271 - 276
  • [9] 大别山北麓的石炭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马文璞
    [J]. 地质学报, 1991, (01) : 17 - 26
  • [10]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的沉积充填、聚煤特征和构造演化
    李宝芳
    李祯
    付泽明
    刘光华
    徐世荣
    刘庆国
    林孟琪
    徐嘉谟
    何北钟
    杜士清
    宋志坚
    [J]. 地球科学, 1989, (04) : 367 -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