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私人成本与私人收益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研究

被引:23
作者
赵勍 [1 ]
张金麟 [2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2]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私人成本; 私人收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发展、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民工市民化的行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私人收益减去私人成本的净收益越大则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越强,反之越弱。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成本包括生存成本、转移成本、风险成本、精神成本、制度成本和机会成本,农民工市民化的私人收益包括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医疗条件、改善就学条件、提高个人素质。强化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引导农民工市民化,促进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就是要实施有利于增加农民工市民化私人收益和降低农民工市民化私人成本的对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新形势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思考与建议 [J].
陈黛媛 .
上海农村经济, 2011, (09) :35-39
[2]   农民工市民化:破局体制的“顶层设计” [J].
郭庆松 .
学术月刊, 2011, 43 (07) :72-78
[3]   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思考 [J].
蔡昉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1) :2-10+111
[4]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动与人力资本投资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J].
陈迅 ;
张艳云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7) :183-186
[5]   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居民储蓄和收入的差异性 [J].
孙晓萍 .
改革与战略, 2005, (03) :77-78
[6]   浅论云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J].
张金麟 .
经济问题探索, 2003, (09) :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