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12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学; 研究方法; 理论体系; 问题意识;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09.05.025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限制,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走出学术困境,迎来法学研究的繁荣,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者应当在对传统的法学方法加以完善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经验事实中提炼出有生命力的法学理论。为此,应当从中国问题出发,提炼出一些对中国问题具有理论解释力的概念和范畴;应当放弃那种动辄"赞美西方法制"、"批判中国法制"的研究态度,从中国移植西方法制的经验和教训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应当从中国自生自发的司法改革中发现制度形成和生长的规律,从而发现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制度,并提出中国的法学理论;应当纠正那种过于重视引进西方证据概念和证据理论的倾向,从中国的司法哲学、法律史和法律实践中发现证据规则,形成自己的证据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4+157 +157-15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9, (01) :163-179
[3]  
论法学研究方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 2009
[4]  
问题与主义之间[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 2008
[5]  
《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保生, 2008
[6]  
程序性制裁理论[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陈瑞华著, 2005
[7]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著, 2000
[8]  
刑事审判原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著, 1997
[9]  
刑事诉讼目的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宋英辉著, 1995
[10]  
刑事诉讼构造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李心鉴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