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精明增长策略下的暴雨最优管理经验及启示

被引:7
作者
张纯 [1 ]
宋彦 [2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2] 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暴雨最优管理实践; 精明增长; 低冲击开发; 雨洪管理; 城市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梳理美国城市精明增长理念下的暴雨管理经验,将城市暴雨灾害防范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发展等相结合,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视角为提升中国城市抵抗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提供借鉴。在美国城市精明增长理念下的暴雨最优管理实践中,在城市规划阶段就纳入了城市暴雨管理实践的考虑,强调控制土地开发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和城市土地开发选址等要求,而不单纯突出工程技术的作用。为了促进这些考虑的实施,暴雨最优管理实践中还采取了一些明确的土地开发管理工具,包括容积率补偿、土地混合度的奖励,以及优选资助区与开发权转让等。同时,城市暴雨管理也注重在不同尺度实施差异化的应对措施,具体可分为单体建筑或建筑群策略、优化场地设计策略、基础设施策略以及区域开发策略等四类。此外,在实践中,低冲击开发原则下的精细化设计和细节考虑也十分被重视。最后,本文探讨了美国暴雨管理管理经验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低冲击开发模式应用——透水路面发展综述 [J].
许道坤 ;
吕伟娅 .
新型建筑材料, 2012, (03) :31-34
[2]   基于SWMM的低冲击开发模式水文效应模拟评估 [J].
王雯雯 ;
赵智杰 ;
秦华鹏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2) :303-309
[3]   低冲击开发模式在城市雨水系统中的应用 [J].
洪忠 ;
范培沛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 (07) :76-77+80
[4]   低冲击开发模式解决城市雨洪 [J].
姜立晖 ;
程小文 .
中国减灾, 2010, (17) :32-33
[5]   深圳市光明新区门户区——市政道路低冲击开发设计实践 [J].
唐绍杰 ;
翟艳云 ;
容义平 .
建设科技, 2010, (13) :47-55
[6]   美国城市雨水污染法律对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王明远 ;
黎颖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5) :136-142
[7]   走向生态之城——透水性铺装在杭州的应用 [J].
冯翠玲 ;
倪琪 .
华中建筑, 2009, 27 (06) :182-184
[8]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s: 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J] . Michael E. Dietz.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2007 (1)
[9]  
Stormwater runoff and export changes with development in a traditional and low impact subdivision[J] . Michael E. Dietz,John C. Clause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7 (4)
[10]  
A review of models for low impact urban stormwater drainage[J] . A.H. Elliott,S.A. Trowsdale.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