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司法解释法律渊源地位之证伪

被引:12
作者
李永升
张飞飞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司法解释; 罪刑法定; 溯及力; 刑事法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作为刑事法律之渊源,必须具有正确的理论基础,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具有明确的效力并且能够产生良好的实效。我国的刑事司法解释虽然一定程度上具有指导司法实践的作用,但是却存在理论基础认识错位,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时间效力的困境,导致刑事法治混乱等问题。法官是法律的直接适用者,在司法中心主义语境下,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建立以法官为中心的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个案解释体制势在必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三论 [J].
陈林林 ;
许杨勇 .
浙江社会科学, 2010, (06) :33-38+76+126
[2]   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探微 [J].
袁明圣 .
法商研究, 2003, (02) :3-12
[3]   论刑事司法解释权的合理配置 [J].
曾粤兴 ;
贾凌 .
学术探索, 2000, (03) :38-41
[4]   刑法司法解释效力探讨 [J].
游伟 ;
鲁义珍 .
法学研究, 1994, (06) :88-90
[5]  
罪刑法定下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完善[D]. 蒋涛.华东政法大学. 2008
[6]  
刑法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研究[D]. 吴洪林.华东政法学院. 2004
[7]  
刑法解释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 2007
[8]  
刑法解释的理论与方法[M]. 法律出版社 , 杨艳霞, 2007
[9]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张文显著, 2006
[10]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