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分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及粒径分布

被引:12
作者
郭宇宏 [1 ,2 ]
迪丽努尔塔力甫 [3 ]
康宏 [2 ]
热比古丽达木拉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
[3] 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
关键词
粒径分布; 颗粒物浓度; 分布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用TH-β10大气颗粒物浓度监测仪,从2011年4-5月在乌鲁木齐、奎屯、阿克苏、库尔勒、喀什、和田市环境监测站采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2.5、PM5和PM10样品,分析了不同采样点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及与TSP的相应比值。结果表明,不论是PM2.5、PM5还是PM10,阿克苏市可吸入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其次是库尔勒市,其余采样点在采样期间的浓度变化幅度不大,并且库尔勒、喀什、奎屯、阿克苏四个城市PM5/TSP和PM2.5/TSP的比例大,除喀什、阿克苏的PM10/TSP的比例接近于1之外,其余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均小于TSP;采用显微镜观测成像技术结合血球计数板方法,利用粒径分布函数分析对六个城市的PM10和5个城市的PM2.5颗粒物在不同粒径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PM10而言,阿克苏在dp<0.5的粒径范围内分布函数高达79%、喀什在dp=0.5~0.6μm之间为44%、和田则在dp=1.2~2.2μm出现20%的最大粒径分布函数。就PM2.5而言,库尔勒在dp<0.5、dp=0.5~0.6、0.6~1.2μm区间内的分布函数均为最大值,其值分为79%、50%、50%,可以说明在采样期间,库尔勒市区的颗粒物在粒径小于1.2μm出现的几率更大些,即颗粒物以积聚模态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气细颗粒物(PM)在环境科学中的研究简述 [J].
冯奇 ;
徐胜 ;
吴胜军 ;
张亮 ;
杜耘 ;
薛怀平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S1) :167-170
[2]   济南夏季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及来源机理分析 [J].
高健 ;
王进 ;
程淑会 ;
杨凌霄 ;
王文兴 ;
王韬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 (05) :680-687
[3]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进展 [J].
李红 ;
曾凡刚 ;
邵龙义 ;
时宗波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 (01) :85-87
[4]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 张大年.上海环境科学. 1999(04)
[5]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 张大年.上海环境科学. 1999 (04)
[6]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邵龙义等, 2006
[7]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from a modern heavy duty diesel engine[J] . Ji Ping Shi,Roy M. Harrison,Fred Brear.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