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羌塘中部不同时代榴辉岩的识别及其意义——来自榴辉岩及其围岩40Ar-39Ar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24
作者
张修政 [1 ]
董永胜 [1 ]
李才 [1 ]
陈文 [2 ]
施建荣 [1 ]
张彦 [2 ]
王生云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青藏高原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氩-氩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室
关键词
羌塘中部; 榴辉岩; 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 40Ar-39Ar测年; 俯冲消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4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由榴辉岩、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蓝片岩等组成,与蛇绿混杂岩、晚古生代浅变质地层岩片等共同构成了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这一构造混杂岩带。目前已先后在片石山地区、果干加年山地区和冈玛错地区发现典型的榴辉岩,以片石山和果干加年山地区的榴辉岩为研究对象。片石山地区的榴辉岩为低温型榴辉岩,围岩为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变质作用峰期温压条件为T=500℃,p=2.3GPa。已获得230~244Ma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石榴子石Lu-Hf等时线年龄,代表榴辉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榴辉岩及其围岩在误差范围内具有相同的Ar-Ar年龄,为210~220Ma,代表了榴辉岩及其围岩冷却抬升至近地表的时代。果干加年山地区的榴辉岩具有和片山地区榴辉岩相似的野外产状、矿物组合、温压条件和围岩。Ar-Ar年代学研究显示,果干加年山地区的榴辉岩在240Ma左右即已折返并抬升至近地表,其变质作用峰期时代明显要早于片石山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815 / 18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1]   羌塘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中硬玉石榴石二云母片岩的成因及意义 [J].
张修政 ;
董永胜 ;
施建荣 ;
王生云 .
地学前缘, 2010, 17 (01) :93-103
[2]   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的退变质作用及其构造侵位 [J].
董永胜 ;
李才 ;
施建荣 ;
王生云 .
岩石学报, 2009, 25 (09) :2303-2309
[3]   认识青藏高原的重要窗口──羌塘地区近年来研究进展评述(代序) [J].
李才 ;
翟刚毅 ;
王立全 ;
尹福光 ;
毛晓长 .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1169-1177
[4]   藏北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地区发现榴辉岩 [J].
董永胜 ;
李才 .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1197-1200
[5]   藏北羌塘中部高压变质带中石榴子石白云母片岩的岩石学和变质特征 [J].
董永胜 ;
张修政 ;
施建荣 ;
王生云 .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1201-1206
[6]   藏北羌塘中部戈木日榴辉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变质作用pTt轨迹 [J].
翟庆国 ;
李才 ;
王军 .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1207-1220
[7]   藏北羌塘中部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J].
吴彦旺 ;
李才 ;
董永胜 ;
解超明 ;
胡培远 .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1290-1296
[8]   藏北羌塘中部早古生代蛇绿岩堆晶岩中斜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胡培远 ;
李才 ;
李林庆 ;
解超明 ;
吴彦旺 .
地质通报, 2009, 28 (09) :1297-1308
[9]  
High-Pressure Eclogite-Blueschist Metamorphic Belt and Closure of Paleo-Tethys Ocean in Central Qiangtang, Qinghai-Tibet Plateau[J]. 李才,翟庆国,董永胜,刘燊,解超明,吴彦旺.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09(02)
[10]   藏北羌塘中部果干加年山早古生代堆晶辉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兼论原-古特提斯洋的演化 [J].
王立全 ;
潘桂棠 ;
李才 ;
董永胜 ;
朱弟成 ;
袁四化 ;
朱同兴 .
地质通报, 2008, 27 (12) :2045-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