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l/Ti比值为地球化学示踪剂反演海洋古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32
作者
任景玲
张经
刘素美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Al/Ti比值; 沉积物; 地球化学示踪剂反演; 海洋; 古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 [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地球化学家通常用A l对其它重金属进行归一化以校正沉积物来源、粒度、矿物组成等方面的影响,因此现代海洋沉积物样品中A l、Ti含量的结果主要用于定量描述陆源输送的贡献。近期研究结果发现,在受陆源物质输送影响较小,沉降颗粒主要以生源颗粒物为主的赤道大洋区,沉积物中出现明显的“过剩铝”信号,“过剩铝”约占沉积物中总铝含量的50%。因此,用沉积物中A l的含量来估算陆源碎屑的比例会导致过高的结果,建议用Ti、Sc作为参比元素校正陆源物质的影响。沉积物中的A l/Ti比值可用来示踪水体中颗粒物的沉降通量和初级生产的改变。综述了近期以A l/Ti比值这种新的地球化学示踪剂反演古生产力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在我国陆架边缘海开展此项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314 / 13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南黄海中部沉积物微量元素的环境记录研究 [J].
杜俊民 ;
朱赖民 ;
张远辉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 (06) :49-57
[2]   南黄海中部沉积物岩芯常量元素组成与古环境 [J].
王中波 ;
杨守业 ;
李从先 .
地球化学, 2004, (05) :483-490
[3]   南海古生产力研究进展 [J].
田正隆 ;
龙爱民 ;
陈绍勇 .
海洋科学, 2004, (08) :65-71
[4]   以Ba为指标反演海洋古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J].
田正隆 ;
陈绍勇 ;
龙爱民 .
热带海洋学报, 2004, (03) :78-86
[5]   黄河、长江与韩国Keum、Yeongsan江沉积物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杨守业 ;
Jung Hoi-Soo ;
李从先 ;
LimDong-Il .
地球化学, 2004, (01) :99-105
[6]   南海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物特点及其古环境意义 [J].
乔培军 ;
邵磊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2) :73-78
[7]   地球化学记录在古温度定量恢复研究中的应用 [J].
蓝先洪 .
海洋地质动态, 2003, (02) :9-13
[8]   南海沉积物中过剩铝问题的探讨 [J].
韦刚健 ;
刘颖 ;
李献华 ;
梁细荣 ;
邵磊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1) :23-25
[9]   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释读 [J].
金秉福 ;
林振宏 ;
季福武 .
海洋科学进展, 2003, (01) :99-106
[10]   东海陆架晚第四纪沉积物化学成分及物源示踪 [J].
李双林 ;
李绍全 ;
孟祥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4)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