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不同生境下盐地碱蓬生物量分配特征研究

被引:16
作者
毛培利 [1 ]
成文连 [2 ]
刘玉虹 [1 ]
王光美 [1 ]
陈景春 [3 ]
韩广轩 [1 ]
张志东 [1 ]
于君宝 [1 ]
刘福德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3] 山东省东营市科技局
[4]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盐地碱蓬; 生物量; 密度; 黄河三角洲;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z2.010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盐地碱蓬是黄河三角洲重要的先锋植物,抗盐能力强,分布范围广,对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稳定和演替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野外取样测定,研究了潮间带和潮上带盐地碱蓬种群的形态及生物量分配特征。在个体大小上,潮间带盐地碱蓬在株高和地径上显著低于潮上带盐地碱蓬;潮上带盐地碱蓬密集分布的株高高于散生分布,而生物量低于散生分布。在生物量分配特征上,潮间带盐地碱蓬Ⅰ以发展花、叶为主,潮上带盐地碱蓬Ⅱ的密集分布以优先发展茎为主,潮上带盐地碱蓬Ⅲ的散生分布以发展枝为主,属于种群发展的稳定阶段。因此,盐地碱蓬通过形态特征及生物量分配特征的调节,以适应潮间带和潮上带的不同生境特征,从而达到种群维持和土壤改良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214 / 12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毛乌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种群空间格局对比 [J].
杨洪晓 ;
张金屯 ;
李振东 ;
吴波 ;
张忠山 ;
王妍 .
生态学报, 2008, (05) :1901-1910
[2]   NaCl胁迫对2种表型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的渗透效应和离子效应研究 [J].
闫留华 ;
陈敏 ;
王宝山 .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4) :4718-4723
[3]   水盐环境梯度下翅碱蓬(Suaeda salsa)的生态阈值 [J].
崔保山 ;
贺强 ;
赵欣胜 .
生态学报, 2008, (04) :1408-1418
[4]   NaCl、KCl和NaNO3对盐地碱蓬生长以及植物体内离子组成和分布的效应 [J].
赵勐 ;
范海 ;
赵可夫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02) :263-267
[5]   不同自然盐渍生境下盐地碱蓬叶片色素积累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J].
阮圆 ;
刘彧 ;
王宝山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01) :115-117
[6]   潮间带生境下两种表型盐地碱蓬的抗氧化系统比较 [J].
闫留华 ;
彭建云 ;
陈敏 ;
王宝山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01) :109-111
[7]   旱盐互作对盐地碱蓬生长及其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J].
黄玮 ;
李志刚 ;
乔海龙 ;
李存桢 ;
刘小京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01) :173-178
[8]   西双版纳不同斑块望天树种群的密度、结构和生物量 [J].
唐建维 ;
施济普 ;
张光明 ;
白坤甲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1) :40-54
[9]   秦岭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更新种群数量特征 [J].
费世民 ;
何亚平 ;
陈秀明 ;
蒋俊明 ;
郭志华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1) :95-105
[10]   黄河三角洲不同演替阶段湿地群落的土壤和植被特征 [J].
侯本栋 ;
马风云 ;
邢尚军 ;
宋玉民 ;
刘艳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 (03) :31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