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的油气充注成藏途径

被引:6
作者
何国源 [1 ]
关平 [1 ]
谭彦虎 [2 ]
李元奎 [2 ]
张文涛 [1 ]
杜彬彬 [1 ]
于红娇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青海油田研究院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翼山油田; 油藏地球化学; 含氮化合物; 非均质性; 油气运移;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4.02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确定南翼山油田浅层(N22)的油气来源和油气的运移路径,利用油藏地球化学技术和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原理进行运移参数的筛选和分析,综合各项指标认为,研究区的油气在西北和北北东各有一个注入方向,说明油气主要来自北边的小梁山凹陷,这与油源对比的结果相符。研究表明,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的示踪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69 / 7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第三系油源研究 [J].
何国源 ;
谭彦虎 ;
关平 ;
李元奎 ;
张文涛 ;
杜彬彬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4) :509-518
[2]   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E3~1碎屑岩的成岩作用及其热力学分析 [J].
杜彬彬 ;
关平 ;
谭彦虎 ;
张文涛 ;
于红娇 ;
何国源 .
沉积学报, 2007, (06) :852-857
[3]   含氮化合物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J].
杨宪彰 ;
徐志明 ;
赵丹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6) :809-813
[4]   大民屯凹陷油气运聚史研究 [J].
姜建群 ;
张占文 ;
李军 ;
史建南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3) :326-331
[5]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J].
陈元壮 ;
刘洛夫 ;
陈利新 ;
赵素平 ;
李超 ;
霍红 .
地球科学, 2004, (04) :473-482
[6]   原油中部分吡咯类含氮化合物运移参数的适用性 [J].
张枝焕 ;
王铁冠 ;
吴水平 ;
常象春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162-167
[7]   百色盆地油气运聚特征分析 [J].
罗毅 ;
李学著 ;
薛秀丽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02) :76-81
[8]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湖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特征及形成条件 [J].
甘贵元 ;
魏成章 ;
常青萍 ;
严晓兰 ;
崔俊 ;
王爱民 ;
陈登钱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5) :413-417
[9]   低熟油、烃源岩中含氮化合物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黎茂稳 ;
金之钧 .
地球化学, 2002, (01) :1-7
[10]   塔北地区三叠系油藏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和烷基苯酚的运移分馏作用 [J].
龙长河 ;
张俊 ;
张春明 ;
胡伯良 .
沉积学报, 2001, (01) :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