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和对流风暴特征

被引:23
作者
高晓梅 [1 ]
孙雪峰 [2 ]
秦瑜蓬 [1 ]
王世杰 [1 ]
王文波 [1 ]
机构
[1] 山东省潍坊市气象局
[2] 山东省枣庄市气象局
关键词
超级单体; 垂直风切变; 风暴特征; 风暴承载层平均风; 融化层高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6月14日山东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风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月14日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和低层暖湿气流交汇的环流形势下,地面辐合线是抬升机制。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低层水汽充沛及湿层厚是出现短时强降水的重要原因。假相当位温差(△θse)和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对强对流天气有较好的指示意义;(2)较低的融化层高度、适宜的0℃层和-20℃层高度是大冰雹的发生指标。抬升凝结高度低、PWV较大等对短时强降水具有指示作用;(3)垂直风切变较大,风暴承载层平均风远大于风暴移动速度,致使超级单体持续时间长,并具有高悬强回波、有界弱回波区、回波悬垂、风暴顶辐散、倒"V"型缺口、中层径向辐合、中气旋、"钩"状回波和三体散射等回波特征;(4)降雹发生在Zmax大值期、VIL和DVIL最大时段、HGT增高期。中气旋厚度、最大切变和持续时间与天气的强烈程度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47 / 4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7.28”山西中部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J].
赵瑜 ;
赵桂香 ;
王思慜 ;
申李文 .
干旱气象, 2017, (05) :874-885
[2]   2013年春季广西两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对比 [J].
赖珍权 ;
罗静 ;
农孟松 ;
翟丽萍 ;
刘日胜 .
干旱气象, 2017, 35 (02) :260-266
[3]   地面辐合线演变与多尺度天气过程的相互作用分析 [J].
车军辉 ;
郭红艳 ;
史茜 ;
马丽 .
干旱气象, 2017, (01) :91-99
[4]   鲁中山区一次漏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地形触发作用分析 [J].
韩国泳 ;
李兰兰 ;
荆涛 ;
赵敏芬 ;
宋中玲 .
干旱气象, 2016, 34 (03) :540-546
[5]   2013年8月河南三次西南气流型强对流天气分析 [J].
梁俊平 ;
张一平 .
气象, 2015, 41 (11) :1328-1340
[6]   2011-06-11豫北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芦阿咪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 38 (04) :84-91
[7]   三门峡地区一次飑线天气成因及特征分析 [J].
张琪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 38 (04) :76-83
[8]   长波调整背景下陕西关中东部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武麦凤 ;
吉庆 ;
米洁 .
干旱气象, 2015, (04) :644-650
[9]   福建省风廓线雷达资料在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应用 [J].
曾瑾瑜 ;
夏丽花 ;
陈文键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 37 (03) :40-48
[10]   河南省一次致灾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J].
王金兰 ;
陈红霞 ;
段中夏 ;
乔雨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 37 (03)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