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减负政策执行力反思与出路

被引:48
作者
倪亚红 [1 ,2 ]
马陆亭 [3 ]
赵富春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发展部
关键词
减负政策; 执行力; 沟通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减负政策执行不力导致超负荷学业负载对学生乃至社会产生连锁的负面影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持久难题。教育利益相关方所持理性观的不同与推动政策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的阻滞是我国中小学减负政策执行不力的根本原因。通过沟通理性的介入调节,使教育相关各方理性地协商,及由此带来的主体间性重构与权力运行耗散规避,是提升我国中小学减负政策执行力、解决减负问题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历程与思考 [J].
胡惠闵 ;
殷玉新 .
全球教育展望, 2015, (12) :48-58+95
[2]   中小学减负政策文本的梳理及分析 [J].
山子 .
教育科学研究, 2015, (02) :38-43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减负政策研究 [J].
许慧 .
课程教学研究, 2014, (12) :29-34
[4]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制度逻辑——兼论学生“减负”政策低效的根源 [J].
孟照海 .
中国教育学刊, 2014, (01) :28-31
[5]   为什么学生减负政策难以见成效?——论学业负担的时间分配本质与机制 [J].
马健生 ;
吴佳妮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2) :5-14
[6]   以制度保证质量和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 [J].
马陆亭 .
现代教育管理 , 2010, (10) :1-6
[7]   综合辩证论“减负” [J].
鲁林岳 .
教育研究, 2007, (05) :69-72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进展及问题 [J].
崔允漷 ;
汪贤泽 .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35 (01) :31-35
[10]   理性、新教伦理、科层制与社会发展——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发展理论 [J].
周建国 ;
麻乐平 .
社会科学家, 2002, (06)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