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3
作者
刘力钢
陈金
机构
[1] 辽宁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入境旅游; 规模差异; 位序规模分布; 重心模型; “一带一路”倡议; 区域旅游合作; 旅游企业;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20.10.023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18个重点省份入境旅游人数规模和入境旅游收入规模,利用首位度理论和齐夫法则,采用变异系数、相对基尼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双对数回归分析等传统统计学方法和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等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识别2013—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重点省份入境旅游规模的相对差异及规模分布演化规律,并对不同经济地区的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入境旅游规模相对差异较大,有过度集中趋势,但这种差异度和集中趋势在逐渐降低,竞争态势激烈。②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和旅游企业活跃程度等方面对造成不同经济地区入境旅游规模差异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第三产业比重、旅游企业数量控制与质量提升、重视旅游环境承载力、培育旅游品牌和旅游人才等方面为不同经济地区入境旅游均衡发展指明方向。③入境旅游规模呈首位型分布,广东省的入境旅游龙头地位短期内仍无法撼动;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重心轨迹总体上呈东北—西南移动趋势,标准差椭圆呈东北—西南分布,研究认为2013—2017年是中国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入境旅游市场走向繁荣的历史轨迹。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廊道构建研究 [J].
把多勋 ;
王瑞 ;
陈芳婷 .
世界经济研究, 2019, (09) :97-104+136
[2]   粤港澳大湾区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分布体系研究 [J].
吴开军 .
贵州社会科学, 2019, (07) :133-141
[3]   “一带一路”国家入境游客规模演化规律与中国出境游客的对应特征 [J].
温晓金 ;
蒋依依 ;
刘焱序 .
资源科学, 2019, 41 (05) :931-942
[4]   “丝绸之路旅游带”景区区位优势等级测度与影响机理 [J].
翁钢民 ;
潘越 ;
李凌雁 .
经济地理, 2019, 39 (04) :207-215
[5]   “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际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J].
赫玉玮 ;
张辉 .
青海社会科学, 2019, (02) :58-65
[6]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盖美 ;
朱静敏 ;
孙才志 ;
孙康 .
资源科学, 2018, 40 (10) :1966-1979
[7]   “一带一路”中心城市体育旅游规划管理 [J].
高红斌 ;
何胜保 .
甘肃社会科学, 2018, (05) :236-241
[8]   “一带一路”倡议是否推动了入境旅游的发展?——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双重差分的实证 [J].
唐睿 ;
冯学钢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8, 25 (04) :17-27
[9]   入境旅游效率与出口地理方向——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DEA-面板Tobit的实证 [J].
唐睿 ;
冯学钢 .
当代经济管理, 2018, 40 (10) :76-84
[10]   四川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时空演化及其成因分析 [J].
袁利 ;
孙根年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 (03) :156-16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