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10
作者
黄其椿 [1 ]
何大福 [2 ]
黄世礽 [2 ]
林明龙 [3 ]
陈同聪 [4 ]
何万福 [4 ]
梁玉祥 [2 ]
农振平 [2 ]
机构
[1]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3]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农业局
[4]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贵台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中浙优1号; 再生稻; 留桩时间; 定桩高度; 高产栽培技术;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1.31.194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中浙优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头季稻收割成熟度、收割后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3个因子对再生稻苗情、有效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的影响。[结果]头季稻在80%、85%成熟度时收割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稻收割后,留桩时间越短产量越高;定桩高度为10 cm时产量最高,其次是15、20、5 cm。[结论]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时要掌握好头季稻收割成熟度、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才能获得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9073 / 19074+19077 +190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速生高产优质牧草——大叶速生槐 [J].
梁巍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 (10) :178-179
[2]   超级稻再生栽培留桩时间高度收获成熟度比较试验初报 [J].
梁娟英 ;
林明龙 ;
刘逊忠 .
广西农学报, 2009, 24 (04) :5-7
[3]   近20年冬小麦供水量与产量关系变化分析 [J].
贾秀领 ;
马瑞昆 ;
张全国 ;
姚艳荣 ;
张丽华 .
华北农学报 , 2009, (S1) :214-217
[4]   “双季栽培”对青莜麦的产质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于海峰 ;
李美娜 ;
邵志壮 ;
赵建军 ;
云丽娜 ;
高彩婷 ;
郑克宽 .
华北农学报, 2009, 24 (03) :128-133
[5]   中国再生稻研究与应用 [J].
李经勇 ;
张洪松 ;
唐永群 .
南方农业, 2009, 3 (03) :88-92
[6]   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试验初报 [J].
梁娟英 ;
林明龙 .
广西农业科学, 2009, 40 (04) :362-365
[7]   稻桩贮藏同化产物的分配与再生稻腋芽再生率及产量构成的关系 [J].
刘爱中 ;
张胜文 ;
屠乃美 .
华北农学报, 2008, (03) :190-193
[8]   超级稻Ⅱ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作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J].
郑荣和 ;
卓传营 ;
张上守 ;
杨惠杰 ;
谢华安 .
福建稻麦科技, 2008, (01) :8-9
[9]   甘肃省酒泉地区菊苣高产栽培技术 [J].
李方华 ;
周海霞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7, (04) :89-90
[10]   直穗鹅观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J].
孙启忠 ;
冯志如 ;
松梅 ;
刘淑华 ;
赵淑芬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7, (01)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