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外地区油气成藏特征、主控因素及地质评价——以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为例

被引:59
作者
沈扬 [1 ,2 ]
贾东 [1 ]
宋国奇 [3 ]
丁咸宝 [2 ]
李茂榕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源外; 源内; 成藏机理; 输导体系; 车排子; 准噶尔盆地;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0.01.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油气近源富集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油气在远离烃源区被发现。对于这部分油气藏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其与烃源区内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有何不同?本文根据油藏(圈闭)—烃源的空间配置和成藏联系,将其分为源内、源边和源外三种类型。与源内相比,源外有其独特的地质条件和成藏机制。源外成藏虽较源内苛刻,但在一定的条件仍然可以局部富集形成大油气田。以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凸起春光油田为实例进行典型解剖,提出生烃凹陷丰富的烃源、高效的输导体系和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是其得以源外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源外地区作为一个新的勘探领域,具备很大的拓展潜力和空间。在油气勘探中,应注意源外成藏的可能性,并采取针对性的以输导条件为核心的研究思路开展源外地区的油气勘探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源外鼻状构造区油运移输导通道及对成藏的作用——以松辽盆地尚家地区为例 [J].
付广 ;
王有功 .
地质论评, 2008, (05) :646-652
[2]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山前断褶带油源分析 [J].
孔祥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4) :413-418
[3]   油气幕式成藏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记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藏为例 [J].
胡文瑄 ;
金之钧 ;
张义杰 ;
姚素平 ;
张越迁 ;
曹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4) :442-450
[4]   简单斜坡油气富集规律——以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北段为例 [J].
付晓飞 ;
王朋岩 ;
申家年 ;
付广 ;
吕延防 .
地质论评, 2006, (04) :522-531
[5]   江汉盆地西南缘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 [J].
王雪玲 ;
刘中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2) :142-146
[6]   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断裂-不整合面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 [J].
陈中红 ;
吴孔友 ;
查明 ;
朱筱敏 .
地球学报, 2006, (01) :63-68
[7]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车排子断裂带含油气流体活动特点地球化学研究 [J].
曹剑 ;
胡文瑄 ;
张义杰 ;
姚素平 ;
张越迁 ;
唐勇 .
地质论评, 2005, (05) :113-121
[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J].
石昕 ;
张立平 ;
何登发 ;
杜社宽 ;
王绪龙 ;
张朝军 ;
管树巍 ;
杨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60-463
[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 [J].
李剑 ;
罗霞 ;
单秀琴 ;
马成华 ;
胡国艺 ;
严启团 ;
刘锐蛾 ;
陈红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54-59
[1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天然气成藏及分布规律 [J].
陶士振 ;
邹才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