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心理虐待对特质抑郁的影响: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27
作者
曾庆巍
刘爱书
栗诗羽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心理虐待; 特质抑郁; 反刍思维; 创伤后认知改变;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5.04.022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状态特质抑郁问卷(STDEP)、反刍思维量表(RRS)和创伤后认知改变问卷(PCC)测量大学生的儿童期心理虐待、抑郁、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情况,使用Mplus7.0建立中介作用模型。结果: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分别在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起中介作用;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在心理虐待和特质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间接效应效果量为52.8%,其中通过创伤后认知改变这一中介变量的效果量最大,达39.6%。结论:儿童期心理虐待可分别通过反刍思维和创伤后认知改变影响特质抑郁;心理虐待也通过反刍思维影响创伤后认知改变,进而影响特质抑郁。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创伤经历者的认知改变对社会支持与创伤负性后果关系的中介作用 [J].
徐慰 ;
尉玮 ;
何丽 ;
谢秋媛 ;
王建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3) :433-436+441
[2]   童年虐待经历及认知偏差与抑郁的关系 [J].
吴韦玮 ;
陆邵佳 ;
位照国 ;
彭红军 ;
李凌江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4) :609-612
[3]   儿童心理虐待与抑郁: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 [J].
宋锐 ;
刘爱书 .
心理科学, 2013, 36 (04) :855-859
[4]   儿童期创伤对特质抑郁和特质焦虑的影响:图式中介特异性研究 [J].
崔丽霞 ;
罗小婧 ;
肖晶 .
心理学报, 2011, 43 (10) :1163-1174
[5]   受虐待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 [J].
刘爱书 ;
于锐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 (03) :211-217
[6]   人格在大学生童年期精神虐待与当前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 [J].
姚桂英 ;
杜爱玲 ;
杨世昌 ;
高红丽 ;
马仁娥 ;
闫春平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01) :66-68
[7]   状态特质抑郁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 [J].
雷智慧 ;
徐蕊 ;
邓森碧 ;
罗跃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 (02) :136-140
[8]   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检验 [J].
潘辰 ;
邓云龙 ;
管冰清 ;
罗学荣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4) :463-465
[9]   Nolen-Hoeksema反刍思维量表在中国的试用 [J].
韩秀 ;
杨宏飞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9, (05) :550-551+549
[10]   NEUROPSYCHOLOGY OF CHILD MALTREAT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PSYCHOLOGISTS [J].
Davis, Andrew S. ;
Moss, Lauren E. ;
Nogin, Margarita M. ;
Webb, Nadia Elizabeth .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15, 52 (01) :7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