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活动构造研究——历史、进展与建议
被引:9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起东
[
1
]
闻学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闻学泽
[
2
]
机构
: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四川省地震局
来源
:
地震地质
|
2008年
/ 01期
关键词
:
活动构造;
研究历史与进展;
定量研究;
问题与建议;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
070801 ;
070904 ;
摘要
:
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活动构造研究的历史与进展。在简要介绍国际以及中国早期活动构造研究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动构造及其定量研究的历史与发展,阐述了中国在活动构造基础调查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区域活动构造及其运动学、动力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主要工作与认识;进一步介绍了在活动构造定量参数测定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基于这些定量参数进行的活动断裂潜在地震危险性与危害性评价工作与进展。最后,结合中国活动构造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宜重点加强工作的若干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0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113 条
[91]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初步探讨
[J].
TECTONIC MAP COMPILING GROUP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编图组
TECTONIC MAP COMPILING GROUP
;
INSTITUTE OF GEOLOGY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编图组
INSTITUTE OF GEOLOGY
;
ACADEMIA SINIC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编图组
ACADEMIA SINICA
.
地质科学,
1974,
(01)
:1
-17
[92]
山西隆起区断陷地震带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发展趋势概述
[J].
邓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邓起东
;
王克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克鲁
;
汪一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汪一鹏
;
唐汉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唐汉军
;
吴裕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吴裕文
;
丁梦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丁梦麟
.
地质科学,
1973,
(01)
:37
-47
[93]
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圖及其說明 Ⅰ.总的說明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善邦
.
地球物理学报,
1957,
(02)
:127
-158
[94]
史前古地震的逆断层崩积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起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培震
.
科学通报,
2000,
(06)
:650
-655
[95]
山西地堑系地裂缝发育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J].
杨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杨景春
;
胡晓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胡晓猛
;
李有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李有利
;
马志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马志正
.
水土保持研究,
1999,
(04)
:10
-14+32
[96]
中国大陆活动断裂段破裂地震复发间隔的经验分布.[J].闻学泽.地震学报.1999, 06
[97]
中国大陆活动断裂的段破裂地震复发行为
[J].
闻学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闻学泽
.
地震学报,
1999,
(04)
:75
-82
[98]
板内大震原地准周期复发间隔的概率分布
[J].
甘卫军,刘百篪,黄雅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卫军,刘百篪,黄雅虹
.
西北地震学报,
1999,
(01)
:8
-17
[99]
古地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冉勇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冉勇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起东
.
科学通报,
1999,
(01)
:12
-20
[100]
祁连山北麓河流阶地与新构造演化
[J].
杨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杨景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利华
;
李有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李有利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烽军
.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229
-235+235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共 113 条
[91]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发展的初步探讨
[J].
TECTONIC MAP COMPILING GROUP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编图组
TECTONIC MAP COMPILING GROUP
;
INSTITUTE OF GEOLOGY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编图组
INSTITUTE OF GEOLOGY
;
ACADEMIA SINIC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地构造编图组
ACADEMIA SINICA
.
地质科学,
1974,
(01)
:1
-17
[92]
山西隆起区断陷地震带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发展趋势概述
[J].
邓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邓起东
;
王克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克鲁
;
汪一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汪一鹏
;
唐汉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唐汉军
;
吴裕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吴裕文
;
丁梦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丁梦麟
.
地质科学,
1973,
(01)
:37
-47
[93]
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圖及其說明 Ⅰ.总的說明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善邦
.
地球物理学报,
1957,
(02)
:127
-158
[94]
史前古地震的逆断层崩积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起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培震
.
科学通报,
2000,
(06)
:650
-655
[95]
山西地堑系地裂缝发育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J].
杨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杨景春
;
胡晓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胡晓猛
;
李有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李有利
;
马志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马志正
.
水土保持研究,
1999,
(04)
:10
-14+32
[96]
中国大陆活动断裂段破裂地震复发间隔的经验分布.[J].闻学泽.地震学报.1999, 06
[97]
中国大陆活动断裂的段破裂地震复发行为
[J].
闻学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闻学泽
.
地震学报,
1999,
(04)
:75
-82
[98]
板内大震原地准周期复发间隔的概率分布
[J].
甘卫军,刘百篪,黄雅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甘卫军,刘百篪,黄雅虹
.
西北地震学报,
1999,
(01)
:8
-17
[99]
古地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冉勇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冉勇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起东
.
科学通报,
1999,
(01)
:12
-20
[100]
祁连山北麓河流阶地与新构造演化
[J].
杨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杨景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利华
;
李有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李有利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烽军
.
第四纪研究,
1998,
(03)
:229
-235+235
←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