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城镇化的道路交通影响因素识别及空间协同性解析

被引:33
作者
杨忍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交通优势度; 空间协同性; 乡村地理学;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5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路网数据,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率的道路交通影响及其空间耦合协同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县域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区)主要集中在传统农区、集中连片贫困山区、高寒经济欠发达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空间上的错位,致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倒挂,异地城市化特征显著;(2)中国县(区)道路交通优势度宏观上呈现出东西部区域差异和交通枢纽与外围区域的差异,"点—轴"地域结构特征显著,县域道路交通优势度数值呈现偏正态分布;(3)道路交通是城镇间和城镇与区域间联系的核心纽带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传输廊道,开放式的道路系统增强了农村生产要素非农化转型的市场可介入性,对县域城镇化发展有积极作用。高速公路出口、火车站的布局对城镇化影响和带动农村要素非农化作用较为明显;(4)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率耦合协调度分级分布为偏正态分布,城镇化发展与交通优势度相互影响显著,呈一定的双向耦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06 / 8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张怡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1019-1030
[2]   中国环渤海地区农村聚落及用地时空特征及影响机理分析(英文)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乔陆印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5, 25 (05) :559-572
[3]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J].
杨忍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475-486
[4]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格局测度 [J].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48-256
[5]   南京大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特征与机理 [J].
陈江龙 ;
高金龙 ;
徐梦月 ;
陈雯 .
地理研究, 2014, 33 (03) :427-438
[6]   环洞庭湖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子 [J].
王亚力 ;
彭保发 ;
熊建新 ;
张慧 .
地理研究, 2013, 32 (10) :1912-1922
[7]   老工业基地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J].
赵宏波 ;
马延吉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16-1322
[8]   周口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J].
郭荣朝 ;
宋双华 ;
夏保林 ;
冯永杰 .
地理科学, 2013, 33 (11) :1347-1353
[9]   济南都市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J].
程钰 ;
刘雷 ;
任建兰 ;
来逢波 .
经济地理, 2013, 33 (03) :59-64
[10]   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 [J].
杨忍 ;
刘彦随 ;
郭丽英 ;
李玉恒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2) :18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