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滑构造与油气成藏

被引:28
作者
范秋海 [1 ,2 ]
吕修祥 [2 ]
李伯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走滑构造; 盆地; 沉积; 油气富集;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地球上普遍存在的走滑构造现象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之分,发育部位及石油地质特点存在很大差别的问题。研究了走滑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认为:大型走滑断裂带是油气富集地带,沿线一般发育有走滑盆地。走滑盆地具有沉积速度快等沉积特点,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优质储层的发育。走滑断裂活动可形成雁列、花状等一系列典型的伴生构造,这些构造往往紧邻生油凹陷,并且经断裂与烃源岩相通,是良好的油气圈闭。走滑断裂不但可以形成利于油气成藏的静态要素,而且走滑活动还利于生油母质向油气转化、可改善储层物性、利于油气的排出和运移。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209 +2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走滑断层与油气的关系 [J].
张延玲 ;
杨长春 ;
贾曙光 ;
李明生 ;
林会喜 ;
刘华 .
地质通报, 2006, (Z2) :1152-1155
[2]   郯庐断裂带中新生代演化与含油气盆地形成分布综述 [J].
杨占宝 .
地质力学学报, 2006, (01) :43-48+70
[3]   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及气源模式 [J].
付晓飞 ;
宋岩 .
石油学报, 2005, (04) :23-28
[4]   走滑断裂、“挤压性盆-山构造”与油气资源关系的探讨 [J].
许志琴 ;
曾令森 ;
杨经绥 ;
李海兵 ;
姜枚 ;
金之钧 ;
郑和荣 ;
郭齐军 .
地球科学, 2004, (06) :631-643
[5]   苏北盆地走滑断层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 [J].
刘玉瑞 ;
刘启东 ;
杨小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3) :279-283+293
[6]   微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J].
何琰 ;
余红 ;
吴念胜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1) :24-26+35
[7]   走滑断层作用的相关构造 [J].
王义天 ;
李继亮 .
地质科技情报, 1999, (03) :30-34
[8]   与走滑断裂带伴生的构造结及各种相关的沉积盆地 [J].
刘勇 .
海相油气地质, 1999, (03) :49-52
[9]   郯庐断裂与渤海海域反转构造及花状构造 [J].
王国纯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 (05) :1-7
[10]   郯庐断裂带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演化及对油气的控制 [J].
刘前志 ;
冯杏芝 ;
张洁 ;
谢结来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7, (S2) :1-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