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晚发性抑郁的生物学机制
被引:1
作者:
张炳蔚
许晶
机构:
[1] 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内科
来源:
关键词:
抑郁;
老年;
血管损害;
执行功能;
认知神经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发性抑郁是指发病年龄大于60岁的一组抑郁综合征,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研究表明,晚发性抑郁的遗传因素不明显,而血管损害则与之密切相关;多数患者伴有明显的执行功能损害,痴呆的发病风险增高。围绕晚发性抑郁的两个基本特征:血管损害与认知障碍做一回顾,初步探讨了晚发性抑郁生物学机制对临床决策的影响,并由此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7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