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评价早期阶段沉积微相研究方法探讨——以东濮凹陷前梨园南地区为例

被引:6
作者
陈彬滔 [1 ]
于兴河 [1 ]
杨丽莎 [2 ]
李胜利 [1 ]
梁富康 [1 ]
邹敏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沉积微相; 定量地质知识库; 地震属性; 井震结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为了提高勘探评价早期阶段的沉积微相研究精度,以东濮凹陷前梨园南部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5砂组为例,对沉积微相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岩心观察、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特征,将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坝、席状砂4种主要微相。统计单井的微相厚度和累计分布概率,建立定量地质知识库,估算各微相的平面延伸范围和分布规律。随后,进行地震属性提取与组合优选,建立优选属性组合与含砂率的拟合关系,结合实际井资料,综合编制含砂率等值线。最后,以单井含砂率与优势沉积微相的统计关系为基础,以定量地质知识库为约束,结合含砂率等值线,刻画研究层段的平面沉积微相,为早期勘探评价提供了高精度的沉积微相图。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6+5 +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濮凹陷南部沙三中段构造调节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J].
梁富康 ;
于兴河 ;
慕小水 ;
李胜利 ;
许书堂 ;
刘玮 ;
邹敏 .
现代地质, 2011, 25 (01) :55-61+77
[2]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的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思考 [J].
于兴河 ;
李胜利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880-895
[3]   油气储层表征与随机建模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J].
于兴河 .
地学前缘, 2008, (01) :1-15
[4]   油气储层相控随机建模技术的约束方法 [J].
于兴河 ;
陈建阳 ;
张志杰 ;
李胜利 ;
侯国伟 .
地学前缘, 2005, (03) :237-244
[5]   地震属性在勘探阶段中的应用 [J].
刘麟 ;
阳芳 .
石油物探, 2004, (S1) :34-39
[6]   地震属性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影响因素 [J].
侯伯刚 ;
杨池银 ;
武站国 ;
吴伯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4, (05) :553-558+574
[7]   东濮凹陷文东—前梨园地区沙三段、沙四段沉积特征和有利储集体预测 [J].
廖远涛 ;
王华 ;
王家豪 ;
张世民 ;
陈亮 ;
严德天 ;
蒋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75-78
[8]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联合优化新算法 [J].
宋维琪 ;
韩宏伟 .
石油物探, 2004, (02) :118-122+4
[9]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组合优化算法 [J].
宋维琪 ;
韩宏伟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S1) :108-112+138
[10]   东濮凹陷杜寨地区沙三3段沉积相研究 [J].
逯艳杰 ;
刘小红 .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3, (06)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