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感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62
作者
周连童
黄荣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关键词
干旱; 半干旱区感热年代际变化纬圈环流经圈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1~2000年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温、气温和表面风场逐日4个时次(02、08、14和20时)的台站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春、夏季感热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春、夏季感热输送出现相反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春季感热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增强,而夏季感热却减弱了。并且还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4月感热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关系,其结果表明了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春季感热输送与中国夏季降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其中正相关区分别位于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负相关区分别位于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作者还利用欧洲中心(ECMWF)1958~2000年再分析资料分析水平和垂直环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77~2000年期间,中国西北地区春季感热增强,使此地区上升气流增强,华北地区上空下沉气流增强,不利于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并出现持续性干旱,而长江流域的上升气流增强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增多,出现洪涝。因此,西北地区春季感热异常可以作为我国夏季降水的一个预报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276 / 128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1] A possible linkage in th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of rainfall over North China and the Sahel[J] . Ren Baohua,Lu Riyu,Xiao Ziniu.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4 (5)
  • [12] Variation of the NAO and NPO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jump in the 1960s[J] . Chongyin Li,Guilong Li.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1999 (21)
  • [13] 西北干旱区敦煌戈壁区局地陆面过程野外试验研究 .2 张强,卫国安,黄荣辉. 青藏高原与西北干旱区对气候灾害的影响 . 2003
  • [14]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Arctic Osciila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severity of drought in Northern China .2 Ju Jianhua,Lu Junmei,and Cao Jie. The Forth Ind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sian Monsoon System(ISAM4) . 2004
  • [15] 近20年华北地区干旱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卫捷
    张庆云
    陶诗言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2) : 140 - 151
  • [16] 夏季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陆面过程能量平衡及其局地大气环流
    布和朝鲁
    纪立人
    崔茂常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1) : 61 - 73
  • [17] 西北干旱区荒漠戈壁动量和感热总体输送系数
    张强
    卫国安
    黄荣辉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9) : 783 - 792
  • [18] 35年来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
    赵平
    陈隆勋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4) : 327 - 332
  • [19]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黄荣辉
    徐予红
    周连童
    [J]. 高原气象, 1999, (04) : 465 -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