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孢粉植物类群气候区间的古气候定量重建方法

被引:14
作者
魏金辉 [1 ]
郑卓 [1 ]
彭环环 [1 ]
黄康有 [1 ]
张珂 [1 ]
郑艳伟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广州地理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孢粉; 古气候; 定量重建; 共存因子法; 气候区间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5 [古植物生态学与古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目前一些较高精度的孢粉定量气候重建手段往往难以直接运用到较古老的新近纪甚至早-中第四纪地层的孢粉分析中。近十多年来,共存因子法在新近纪古气候研究中广泛应用,但该方法用于孢粉数据的定量气候转换时仍存在较大误差。本文详细论述了共存因子法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另一种定量古气候重建方法——孢粉气候区间法。该方法考虑到孢粉含量的意义,具有较高的气候重建精度和捕捉较小幅度气候变化信息的潜力。为比较共存因子法和气候区间法在孢粉-气候定量恢复研究中的精确度,本文同时用两种方法对琼州海峡CZ-XXZT-06钻孔6个不同深度的样品分别进行年均温定量重建,结果显示气候区间法优于共存因子法。然而,上述两种方法都依赖于现代植物类群或孢粉种类与气候的关系。区域植物分布调查数据和现代孢粉谱的数量及样点覆盖范围最终决定上述两种方法气候重建精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080 / 109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A200kapollenrecordfromOkinawaTrough:Paleoenvironmentreconstructionofglacial-interglacialcycles [J].
ZHENG Zhuo ;
HUANG KangYou ;
DENG Yun ;
CAO LingLong ;
YU ShaoHua ;
JeanPierre SUC ;
Serge BERNE ;
Franois GUICHARD .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3, 56 (10) :1731-1747
[2]   新疆新塔拉遗址农业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的植物指标记录 [J].
赵克良 ;
李小强 ;
周新郢 ;
John Dodson ;
纪明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2) :219-225
[3]   河北阳原侯家窑遗址孢粉组合特征及揭示的古环境与古气候演变 [J].
浑凌云 ;
许清海 ;
张生瑞 ;
王法岗 ;
刘连强 ;
李建勇 ;
李曼玥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6) :951-961
[4]   福建莲花池山旧石器遗址孢粉记录的古环境初步分析 [J].
彭菲 ;
范雪春 ;
夏正楷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4) :705-714
[5]   中坝制盐遗址的孢粉分析与古植被、古环境 [J].
李宜垠 ;
赵凤鸣 ;
李水城 ;
崔海亭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4) :730-735
[6]   中国全新世气温序列的集成重建 [J].
方修琦 ;
侯光良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385-393
[7]   全新世呼伦湖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孢粉记录 [J].
温锐林 ;
肖举乐 ;
常志刚 ;
翟大有 ;
周朗 ;
许清海 ;
李月从 ;
SItoh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6) :1105-1115
[8]   陕西定边地区2400cal.aB.P.以来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及环境变化 [J].
蒙红卫 ;
马玉贞 ;
王维 ;
桑艳礼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931-942
[9]   中国新生代植物演化及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研究进展 [J].
王宇飞 ;
杨健 ;
徐景先 ;
赵良成 ;
蒋洪恩 ;
程业明 ;
扆铁梅 ;
王青 ;
马清温 ;
姚轶锋 .
古生物学报, 2009, 48 (03) :569-576
[10]  
Comparison of climatic threshold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between dominant plants and surface pollen in China.[J].CHEDDADI Rachid;BEAUDOUIN Celi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8,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