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石家庄市空气质量情况及污染成因分析

被引:9
作者
张妍芬
杨晓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石家庄市; 细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文章对2013年石家庄市7个自动监测点的环境空气质量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石家庄市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趋势是冬季高,春夏秋低。燃煤、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是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的三大污染源,大气污染防治必须严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四类污染物,不断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5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河北城市霾污染来源的模拟研究 [J].
魏巍 ;
王丽涛 ;
潘雪梅 ;
程丹丹 ;
苏捷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02) :116-119+127
[2]   浅析中国PM2.5现状及防控措施 [J].
李斌莲 ;
管峰 ;
蒋建华 .
能源与节能, 2012, (06) :54+71-54
[3]   2007和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馆大气PM10与PM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J].
李雪 ;
刘子锐 ;
任希岩 ;
李昕 ;
王跃思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2) :197-204
[4]  
天津市PM10,PM2.5和PM1连续在线观测分析[J]. 黄鹤,蔡子颖,韩素芹,姚青,吴彬贵.环境科学研究. 2011(08)
[5]  
夏秋季石家庄大气污染变化特征观测研究[J]. 杜吴鹏,王跃思,宋涛,辛金元,程一松,吉东生.环境科学. 2010(07)
[6]   天津冬季PM2.5与PM10中有机碳、元素碳的污染特征 [J].
古金霞 ;
白志鹏 ;
刘爱霞 ;
吴丽萍 ;
解以扬 ;
董海燕 ;
张金娜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08) :33-36
[7]   超细颗粒物PM2.5控制技术综述 [J].
尚伟 ;
黄超 ;
王菲 .
环境科技, 2008, 21(S2) (S2) :75-78
[8]   济南市春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 [J].
周学华 ;
王哲 ;
郝明途 ;
杨凌霄 ;
王文兴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4) :755-763
[9]   南京市PM2.5物理化学特性及来源解析 [J].
黄辉军 ;
刘红年 ;
蒋维楣 ;
黄世鸿 ;
张予燕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71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