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的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逻辑必然与实践机理

被引:55
作者
李静
刘蕾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技术赋能; 高等教育; 规模化教育; 个性化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0102 ;
摘要
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全民普及阶段,同时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凸显个性化和创新性。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意味着教育机会公平,个性化培养意味着高质量育人,二者虽在理论和实践存在差异性,却同一于价值发挥,并在智能技术的催化下均衡不足,逐步走向融合。智能技术的发展赋高等教育以新范式、新技术、新环境和新要素,使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得以可能。基于嵌入理论,从完善技术赋能的技术制度规范、课堂教学结构、师—机—生关系和终身学习文化等四个方面,给出技术赋能高等教育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结合的实践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教育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应用场景与推进策略 [J].
杨晓哲 ;
任友群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1) :89-95
[2]   从自适应到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新路径 [J].
周琴 ;
文欣月 .
现代教育管理, 2020, (09) :89-96
[3]   教育信息化何以引领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信息化25年回眸与展望 [J].
陈琳 ;
陈耀华 ;
毛文秀 ;
张高飞 ;
文燕银 .
远程教育杂志, 2020, 38 (04) :56-63
[4]   智能时代的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基于深度探究的迭代方法 [J].
黄荣怀 ;
杨俊锋 ;
刘德建 ;
王欢欢 .
中国电化教育, 2020, (07) :1-9
[5]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性风险及其形成逻辑研究 [J].
刘尧 ;
刘燕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2 (03) :29-42
[6]   人工智能背景下大学教学思维的审视与回归 [J].
李洪修 ;
吴思颖 .
高校教育管理, 2020, 14 (02) :29-36
[7]   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与研发路径 [J].
黄荣怀 ;
陈丽 ;
田阳 ;
陆晓静 ;
郑勤华 ;
曾海军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1) :10-18
[8]   中国高等教育七十年:规模、质量、创新及前景 [J].
胡寿平 .
复旦教育论坛, 2019, 17 (05) :5-8+20
[9]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 [J].
余胜泉 ;
李晓庆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7) :5-12
[10]   “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J].
陈丽 ;
林世员 ;
郑勤华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 (01)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