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6
作者
李雨停
丁四保
王荣成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化; 人口迁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不一致,这也是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划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跨尺度、跨区域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并最终形成国家主体功能区格局的一个重要方式。文章从当前的"城市农民工"现象分析了农村人口迁移对农民自身生活提高,迁入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迁出区生态环境改善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作用,并从"区域"视角分析了"地方权利边界"对农村人口转移的"机制性"限制,从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城市资源约束及城市发展空间约束等分析了城市化地域对农村转移人口的"客观限制"。文章提出,在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区划框架下,应通过加大中西部农村教育支持,提高农村人口人力资本水平,从长远考虑实施教育移民战略,改革区域性农村土地生产关系,在中国东中部地域扩大重点开发区范围,积极引导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化解城市地域对农村转移人口的限制,从而在实践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实现主体功能区价值目标的根本途径 [J].
丁四保 ;
宋玉祥 ;
王荣成 .
经济地理, 2009, 29 (08) :1355-1359+1364
[2]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 [J].
任明仑 ;
王高成 ;
左春荣 .
商场现代化, 2008, (18) :242-242
[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 [J].
刘辉煌 ;
刘小方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1) :22-25
[4]   人地关系和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种地理学的视角 [J].
明庆忠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114-121+142
[6]   我国的地方经济:制度特征与发展不平衡 [J].
丁四保 .
经济地理, 2007, (01) :1-4
[7]   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 [J].
姚先国 ;
俞玲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5) :16-22
[8]   中国西部干旱贫困县教育移民调查报告——兼论教育移民的政策意义和可行性 [J].
李含琳 ;
魏奋子 ;
王悦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4) :70-77+96
[9]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J]. The Investigating Group of Chinese Farmer-turned Workers Problems.改革. 2006 (05)
[10]  
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N]. 汪恕诚.学习时报. 2009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