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研究现状与动向

被引:4
作者
李桂娇
尹华
彭辉
机构
[1]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关键词
赤潮; 危害; 防治; 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述了赤潮研究现状 ,分析了发生原因、危害 ,总结了防治措施、监测预报技术 ,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动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缓释铜离子法去除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的研究 [J].
尹平河 ;
赵玲 ;
李坤平 ;
齐雨藻 ;
冯德雄 ;
白燕 .
环境科学, 2000, (05) :12-16
[2]   浙江舟山群岛邻近海域微、小型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 [J].
朱根海 ;
山本民次 ;
大谷修司 ;
松田治 .
东海海洋, 2000, (01) :28-36
[3]   辽宁近海浮游植物与夜光藻赤潮的关系 [J].
董婧 ;
王文波 ;
刘海映 .
水产科学, 2000, (01) :17-20
[4]   用改性粘土矿物治理赤潮灾害的前景 [J].
王辅亚 ;
张惠芬 ;
郭九皋 ;
冯璜 ;
王德强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9, (04) :244-246
[5]   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赤潮的研究 [J].
钱宏林 ;
梁松 .
海洋环境科学, 1999, (03) :69-74
[6]   1998年渤海赤潮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初探 [J].
龚强 ;
张淑杰 ;
韩玺山 ;
孟莹 .
辽宁气象, 1999, (02) :20-23
[7]   赤潮的监测技术和防治措施 [J].
刘令梅 .
海洋技术, 1998, (03) :60-66
[8]   甲藻赤潮的海洋环境危害及其防治 [J].
吴玉霖 ;
周成旭 .
海洋环境科学, 1997, (04) :60-64
[9]   近海富营养化的结果与对策 [J].
林荣根 ;
邹景忠 .
海洋环境科学, 1997, (03) :72-76
[10]   营养盐和微量元素与黄骅赤潮的相关性 [J].
高素兰 .
黄渤海海洋, 1997, (02)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