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全新世河流阶地的年代及其意义

被引:4
作者
雷生学 [1 ,2 ]
陈杰 [1 ]
刘进峰 [1 ]
尹金辉 [1 ]
侯康明 [3 ]
王昌盛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天津市地震局
[3] 江苏省地震局
关键词
长江阶地; 光释光测年; 单测片再生法; 14C测年; 古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河流阶地作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载体,在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变化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中对南京市长江南岸全新世河流阶地的23m厚钻孔沉积物,采用细颗粒石英单测片再生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光释光(OSL)测年,并对沉积物中的植物碎片等进行了14C测年,样品的OSL年龄和经树轮校正后的14C年龄吻合。测年结果表明,这批样品的光释光信号较强,部分层位释光测年分辨率可达百年尺度。该阶地堆积并不连续,主要堆积于距今0.26~1.9ka和7.9~9.1ka期间且沉积速率较快,而在1.9~7.9kaBP之间即全新世大暖期内存在一个明显的沉积间断期或地层缺失,这有可能是受长江河道摆动或侵蚀下切所致。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古气候由7.9kaBP之前的相对温暖湿润转为1.9kaBP之后的相对温和湿润。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4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汶川8.0级地震小鱼洞地表破裂带古地震事件的光释光测年[J]. 杨会丽,陈杰,冉勇康,刘进峰,王昌盛,李峰.地震地质. 2011(02)
[2]   南京市区埋藏古河道沉积物的年代 [J].
刘进峰 ;
陈杰 ;
雷生学 ;
侯康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837-844
[3]   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环境特征及其机制的再认识 [J].
彭晓莹 ;
钟巍 ;
赵引娟 ;
薛积彬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52-60
[4]   南京下蜀黄土红外释光地层年代学 [J].
赖忠平 ;
周杰 ;
夏应菲 ;
汪永进 ;
陈峻 .
中国沙漠, 2001, (02) :116-121
[5]   镇江下蜀黄土粒度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J].
李徐生 ;
杨达源 ;
鹿化煜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25-32
[6]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鼎盛阶段的气候与环境[J].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唐领余,王富葆,姚檀栋,赵希涛,张丕远,施少华.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08)
[7]   全新世海面变化与长江下游近河口段的沉积作用 [J].
杨达源 ;
严庠生 .
海洋科学, 1990, (01) :9-13
[8]   晚更新世冰期最盛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环境 [J].
杨达源 .
地理学报, 1986, (04) :302-310
[9]   Distinguishing quartz and feldspar in single grain 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J].
Duller, GAT .
RADIATION MEASUREMENTS, 2003, 37 (02) :161-165
[10]   Luminescence dating of quartz using an improved single-aliquot regenerative-dose protocol [J].
Murray, AS ;
Wintle, AG .
RADIATION MEASUREMENTS, 2000, 32 (01) :5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