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功能恢复及皮质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郑海清 [1 ]
胡昔权 [1 ]
潘三强 [2 ]
马尚峰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
[2] 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脑梗死; 康复训练; 电镜; 神经细胞;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功能恢复及皮质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8)、卒中训练组(n=20)、卒中对照组(n=20)。卒中训练组每天予以转棒、平衡木、滚筒等训练,假手术组与卒中对照组则置于普通笼内饲养,不予以任何针对性训练。脑梗死大鼠于造模后第3天、7天、21天及35天时进行运动功能评分,随后灌注固定取材,用普通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脑皮质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的变化。结果:在造模后第7天、21天、35天时卒中训练组大鼠的平衡木及网屏测试评分分值均优于卒中对照组(P<0.05);且于光镜、电镜观察下脑皮质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的核膜较卒中对照组完整、核下凝集的染色质较为稀少,线粒体结构较为清晰,粗面内质网表面核糖体更为丰富。结论:康复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的运动功能,促进皮质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605 / 6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不同环境干预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 [J].
贾子善 ;
李阔 ;
槐雅萍 ;
高俊淑 ;
李娜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07) :578-580
[2]   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BDNF表达的影响 [J].
高俊淑 ;
李阔 ;
李娜 ;
贾子善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07) :584-585+588+573
[3]   努力探索脑卒中康复的最佳环境 [J].
贾子善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 (07) :577-577
[4]   脑梗死大鼠运动训练后星形胶质细胞与突触和运动功能的变化 [J].
谭来勋 ;
孙圣刚 ;
张双国 ;
吴旭 ;
管强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 (10) :10-13
[5]   大鼠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可塑性物质基础及发生机制 [J].
黄如训 ;
张艳 ;
方燕南 ;
高庆春 .
中华医学杂志, 2000, (10) :48-51
[6]   康复训练对大鼠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J].
徐莉 ;
李玲 ;
陈景藻 ;
郭振援 ;
王冰水 ;
袁华 ;
刘卫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 (02) :22-24
[7]  
Physical Activity Improves Long-Term Stroke Outcome via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Dependent Augmentation of Neovascularization and Cerebral Blood Flow[J] . Circulation Research . 2006 (10)
[8]  
On neural plasticity, new neurons and the postischemic milieu: An integrated view on experimental rehabilitation[J] . Mila Komitova,Barbro B. Johansson,Peter S. Eriksson.Experimental Neurology . 2006 (1)
[9]  
A focal embolic model of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 introduction and evaluation[J] . Chen Xu Wang,Yi Yang,Tao Yang,Ashfaq Shuaib.Brain Research Protocols . 2001 (2)
[10]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