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和黄土高原大气边界层特征对比及其对气候干湿变化的响应

被引:31
作者
李岩瑛 [1 ,2 ]
张强 [1 ]
胡兴才 [3 ]
王荣基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
[3] 民勤县气象站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和黄土高原; 最大混合层厚度; 逆温层特征; 垂直温湿场; 干湿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西北干旱区民勤、黄土高原平凉和榆中3站2006—2009年1、4、7月和10月逐日08:00时和20:00时探空资料、降水和日最高气温,计算和对比分析了最大混合层厚度(ML)、逆温层特征和垂直温湿场及其对干湿气候变化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混合层厚度与最高地气温差关系较为密切,呈显著正相关,干旱区民勤较密切其相关系数达0.92.最大混合层厚度4月最深厚,干旱区民勤高达2 871m,明显高于黄土区两站200~400m左右,平凉最为浅薄,1月不足1 000m;但日降水量≥5mm的降水发生时榆中较深厚,高于其他两站300~400m.强降水发生前后干旱区湿度变化大,发生时高低空湿度迅速增大,而黄土高原变化湿度小,榆中中低层增湿较明显.干旱区近地层较干,但有降水时中高层增湿较黄土高原显著.干湿气候变化与最大混合层厚度、逆温层的频数和强度、近地面层的干湿程度关系密切,混合层越深厚,逆温层多而强,近地层越干,干旱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1047 / 10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SPI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湿变化 [J].
翟禄新 ;
冯起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5) :847-857
[2]   西藏东部6-9月降水与中部地-气温差的关系 [J].
汶林科 ;
崔鹏 ;
向灵芝 ;
方华 .
冰川冻土, 2011, (02) :300-308
[3]   青藏高原西部及东南周边地区季风前大气边界层结构分析 [J].
朱春玲 ;
马耀明 ;
陈学龙 .
冰川冻土, 2011, (02) :325-333
[4]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干湿变化及影响因素 [J].
黄小燕 ;
张明军 ;
贾文雄 ;
王圣杰 ;
张宁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2) :151-159
[5]   藏北高原地区干、雨季大气边界层结构的不同特征 [J].
李茂善 ;
马耀明 ;
马伟强 ;
Ishikawa Hirohiko ;
孙方林 ;
Ogino ShinYa .
冰川冻土, 2011, (01) :72-79
[6]   乌鲁木齐市冬季混合层厚度及对大气污染影响的个例分析 [J].
杨兴华 ;
何清 ;
刘涛 ;
白林敏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0, (04) :18-21
[7]   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地表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 [J].
贾文雄 ;
何元庆 ;
李宗省 ;
王旭峰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2) :268-276
[8]   半个世纪以来黄土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 [J].
卢爱刚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3) :957-959
[9]   西北干旱区夏半年深厚的混合层与干旱气候形成 [J].
李岩瑛 ;
钱正安 ;
薛新玲 ;
兰晓波 ;
李玲萍 .
高原气象, 2009, 28 (01) :46-54
[10]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气压、高度观测数据分析 [J].
王荣基 ;
李君 .
气象科技, 2009, 37 (01) :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