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京津冀核心旅游圈构建研究

被引:13
作者
徐程瑾 [1 ]
钟章奇 [1 ]
王铮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圈; 旅游域; 旅游中心地; 京津冀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采用面向对象的资源分类系统模型(WWTLM)对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及其所属的83个4A级和13个5A级旅游景区进行了分类,并以旅游圈理论和旅游域模型为基础,通过Visual Basic 6.0开发平台,利用专业GIS控件,采用集成二次开发的方式,对构建京津冀核心旅游圈进行研究。京津冀地区可成为旅游中心的城市有6个,分别为北京、天津、承德、廊坊、秦皇岛和石家庄,从旅游圈的级别和空间位置上看,北京旅游圈为一级旅游圈,承德,石家庄和秦皇岛为二级旅游圈,廊坊和天津为三级旅游圈,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以北京为中心的核心旅游圈,以此带动其他旅游圈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7+130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4A级旅游景区(点)的区域差异及其标准化建设路径研究.[D].陈亮.华东师范大学.2005, 05
[2]   适度旅游圈时空规模的可计算模型 [J].
李山 ;
王铮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55-1266
[3]   旅游业区域溢出的可计算模型及案例 [J].
李山 ;
王铮 .
旅游学刊, 2009, 24 (07) :18-26
[4]   都市旅游圈空间结构的生成与网络化发展 [J].
吴国清 .
中国软科学, 2009, (03) :100-108+125
[5]   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兼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互动 [J].
吴国清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1) :51-55
[6]   安徽贵池区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区研究 [J].
余凤龙 ;
陆林 ;
杨效忠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05) :68-71
[7]   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 [J].
史春云 ;
张捷 ;
沈正平 ;
钟静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5, (05) :85-89
[8]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圈的构建 [J].
张振国 ;
贾铁飞 .
人文地理, 2005, (02) :72-76
[9]   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 [J].
王晞 ;
汪宇明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1) :5-11+38
[10]   2004~2005:回顾与前瞻——中国旅游业发展走向的十大事项 [J].
刘德谦 .
旅游学刊, 2005, (01)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