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周缘褶皱带形变特征

被引:12
作者
宋传春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区研究中心
关键词
周缘褶皱带; 复合叠加压扭型盆地; 构造演化; 形变特征; 构造幕; 准噶尔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2.03.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作为大型复合叠加压扭型盆地,边界被南缘、西北缘和东北缘大型褶皱带所控制,整体研究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区域地震大剖面的构造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不同边界褶皱带的发育演化时期与形变特征的差异,其主形变期具有顺时针方向旋转特征。利用编制构造发育剖面的方法近似定量估算了盆地周缘褶皱带在不同地质时期的挤压收缩量以及盆地中生代以来总的挤压收缩量,并分析了盆地周缘褶皱带形变与构造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褶皱带形变的地质作用对盆地构造特征、沉积旋回和油气分布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111 +1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解析 [J].
肖芳锋 ;
侯贵廷 ;
王延欣 ;
李乐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2) :224-230
[2]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构造特征 [J].
任培罡 ;
陈思 ;
潘建国 ;
尹路 ;
陈永波 ;
谭开俊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25-28+112
[3]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断裂构造特征 [J].
曲国胜 ;
马宗晋 ;
张宁 ;
李涛 ;
田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3) :290-295
[4]   准噶尔盆地周缘山脉抬升-剥露过程的FT证据 [J].
李丽 ;
陈正乐 ;
祁万修 ;
王世新 ;
陈宣华 ;
吴益平 ;
宫红良 ;
魏新昌 ;
杨屹 ;
李学智 .
岩石学报, 2008, 24 (05) :1011-1020
[5]   准噶尔盆地油气幕式成藏规律探讨 [J].
谭明友 ;
张云银 ;
宋传春 ;
刘国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1) :28-31
[6]   准噶尔盆地天山山前油气前景展望 [J].
康玉柱 .
新疆地质, 2003, (02) :163-166
[7]   乌鲁木齐山前坳陷逆断裂-褶皱带及其形成机制 [J].
邓起东 ;
冯先岳 ;
张培震 ;
杨晓平 ;
徐锡伟 ;
彭斯震 ;
李军 .
地学前缘, 1999, (04) :191-201
[8]   准噶尔盆地结构构造与油气田分布 [J].
张功成 ;
陈新发 ;
刘楼军 ;
余亮平 ;
王智 .
石油学报, 1999, (01) :21-26+3-4
[9]   新疆大地构造演化基本特征 [J].
成守德 ;
王元龙 .
新疆地质, 1998, (02) :97-107
[10]   准噶尔东北缘前陆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 [J].
吴晓智,赵永德,李策 .
新疆地质, 1996, (04) :29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