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构造特征

被引:6
作者
任培罡 [1 ,2 ]
陈思 [1 ,2 ]
潘建国 [3 ]
尹路 [3 ]
陈永波 [3 ]
谭开俊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构造; 圈闭; 油气; 卡因迪克地区; 准噶尔盆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1.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为基础,从区域构造特征、构造单元和构造演化3个方面对卡因迪克地区进行了论述。卡因迪克地区分为北部隆起带、中央断褶带和南部斜坡带3个三级构造单元。在北部隆起带,发育断层-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在中部断褶带,发育断块和断层-地层圈闭;在南部斜坡带,发育地层-岩性圈闭。近东西向延伸的压扭性断裂、近南北走向的断裂及北西—北西西走向的北倾断裂3套构造系统构成该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南北走向和北西走向2个断裂系统的不同部位发育不同类型的圈闭,应以白垩系的清水河组和呼图壁组以及侏罗系的齐古组和头屯河组为主要勘探目的层。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112 +112-1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新生代构造样式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倪金龙 ;
王鹏 ;
杜小亮 ;
胡勇 ;
李增学 ;
林玉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1) :9-12+111
[2]   构造因素对塔中地区礁滩体储层的控制作用 [J].
张静 ;
张兴阳 ;
罗平 ;
高晓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1) :34-37+113
[3]   垦东凸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邹潋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4) :27-29+112
[4]   查干凹陷构造样式及其构造演化 [J].
徐会永 ;
蒋有录 ;
张立强 ;
王金友 ;
欧阳睿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4) :13-15+111
[5]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模式 [J].
汤济广 ;
李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1-5+111
[6]   济阳坳陷桩海碳酸盐岩潜山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孙玮 ;
刘树根 ;
时华星 ;
宋明水 ;
徐春华 ;
何建军 ;
雍自权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3) :23-25+112
[7]   潜江凹陷潜江组T-R旋回层序与非构造圈闭预测 [J].
朱美衡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70-74+115
[8]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J].
张青林 ;
佟殿君 ;
王明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2) :182-188
[9]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聚集带特征及成藏规律 [J].
王云龙 ;
金光植 ;
李中英 ;
姜虹 ;
杜定君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4) :5-6+10
[10]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油气富集规律及成藏模式剖析 [J].
苗鸿伟 ;
邢伟国 ;
于春旭 ;
初丛辉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04) :4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