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唐古拉山北藏麻西孔岩浆活动与铜银多金属矿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李洪普 [1 ,2 ]
高阳 [1 ]
张寿庭 [1 ]
毛晓龙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
关键词
斑岩体; 地球化学特征; 铜银矿区; 藏麻西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2 ;
摘要
对青海唐古拉山北藏麻西孔铜银矿区喜马拉雅期斑岩体通过野外观察,室内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斑岩体与铜银多金属矿的形成关系。斑岩体内,稀土元素总量高,轻稀土与重稀土之比值较大,为10.8714.23,说明由下地壳局部熔融形成;形成年龄为38 Ma,属碰撞后造山碱性花岗岩类。成矿与斑岩体关系密切。斑岩体中富Pb,Zn,Ag,Mo,Cu等,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既晚于晚白垩世风火山群,又晚于斑岩体的侵入时间。在斑岩体的影响下,成矿元素向深部具有富积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风火山地区铜矿床特征及成因研究 [J].
刘志勇 ;
张开诚 ;
宋忠宝 ;
刘淑英 .
西北地质, 2006, (04) :24-32
[2]   藏北唐古拉山木乃中生代末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意义 [J].
段志明 ;
李勇 ;
张毅 ;
李亚林 .
矿物岩石, 2005, (01) :52-57
[3]  
岩石学[M]. 地质出版社 , 路凤香, 2002
[4]  
含油气盆地分析[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陆克政主编, 2001
[5]  
青海省可可西里山风火山地区铜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专题研究报告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