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震设防RC框架结构抗倒塌能力的研究

被引:137
作者
施炜
叶列平
陆新征
唐代远
机构
[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动力增量时程分析; 抗震设防烈度; 倒塌机制; 抗倒塌安全储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375.4 [框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核心目标。建筑结构需要足够的抗倒塌安全储备,以避免大震或特大地震的倒塌破坏。我国现行抗震设计尚缺乏大震抗倒塌定量设计方法和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定量评价指标。该文基于IDA的结构抗倒塌易损性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按现行规范设计的不同抗震设防烈度多层RC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和抗倒塌安全储备,讨论了轴压比和倒塌机制对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68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马千里.清华大学.2009, 05
[2]  
地震工程灾害与防御(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分析与比较.[A].欧进萍;李惠;吴斌;郭安薪;.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2008,
[3]  
中日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和抗震设计方法比较.[A].潘鹏;曹海韵;潘振华;钱稼茹;.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2008,
[4]   结构抗震分析用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研究 [J].
叶列平 ;
马千里 ;
缪志伟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9, 29 (04) :9-22
[5]   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J].
叶列平 ;
曲哲 ;
陆新征 ;
冯鹏 .
建筑结构学报, 2008, (04) :42-50
[6]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J].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 ;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结构专家组 ;
叶列平 ;
陆新征 .
建筑结构学报, 2008, (04) :1-9
[7]   往复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数值模拟 [J].
汪训流 ;
陆新征 ;
叶列平 .
工程力学, 2007, (12) :76-81
[8]   混凝土结构抗震非线性分析模型、方法及算例 [J].
叶列平 ;
陆新征 ;
马千里 ;
汪训流 ;
缪志伟 .
工程力学, 2006, (S2) :131-140
[9]  
Three Proposals for Characterizing MDOF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J].Paolo Bazzurro;C. Allin Cornell;Nilesh Shome;Jorge E. Carballo.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9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