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柳园地区双峰山早泥盆世A型花岗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被引:60
作者
李舢
王涛
童英
洪大卫
欧阳志侠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双峰山; 北山柳园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北山柳园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早中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柳园双峰山岩体具有高硅、高碱(AR=3.99~5.05,NK/A>0.85)、高FeOT/MgO比值和10000×Ga/Al值、低Al2O3、贫CaO和MgO的特征,显示出准铝质、碱质花岗岩的特点;∑REE较高,LREE略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不十分明显,Eu负异常明显;相对富集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强烈亏损Ba、Sr、P、Eu、Ti,弱亏损Ta、Nb等元素;同时具有较高的Rb/Nb和Y/Nb比值,显示了A2型铝质花岗岩的特征。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双峰山岩体的206Pb/238U年龄为415±3Ma(MSWD=1.5),代表该岩体的形成年龄,即双峰山岩体形成于早泥盆世。地球化学及Nd同位素特征综合分析显示,该岩体可能由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上覆地壳物质(可能由洋壳和岛弧建造组成)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闪长质岩浆经进一步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为该区较早的钙碱性花岗岩演化到后期的产物。岩体特征、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地质背景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于后造山或造山作用演化晚期阶段。双峰山早泥盆世A型花岗岩为目前北山地区发现的最老的A型花岗岩,这对探讨古生代花岗岩成因类型及岩浆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07 / 42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甘肃北山火石山哈尔根头口布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J].
王立社 ;
杨建国 ;
谢春林 ;
雷永孝 ;
王育习 ;
曹红霞 ;
杨鹏飞 ;
齐亚林 ;
金拴联 .
地质学报, 2009, 83 (03) :377-387
[2]   新疆东准噶尔黄羊山碱性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成因 [J].
苏玉平 ;
唐红峰 ;
丛峰 .
矿物学报, 2008, (02) :117-126
[3]   东天山东段同造山到后造山花岗岩幔源组分的递增及陆壳垂向生长意义——Sr、Nd同位素证据 [J].
王涛 ;
李伍平 ;
李金宝 ;
洪大卫 ;
童英 ;
李舢 .
岩石学报, 2008, 24 (04) :762-772
[4]   甘新交界红柳河蛇绿岩形成和侵位年龄的准确限定及大地构造意义 [J].
张元元 ;
郭召杰 .
岩石学报, 2008, 24 (04) :803-809
[5]   甘肃北山拾金坡花岗岩特征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 [J].
安国堡 .
甘肃地质, 2007, (03) :19-25
[6]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高精度测定Nd同位素方法 [J].
何学贤 ;
唐索寒 ;
朱祥坤 ;
王进辉 .
地球学报, 2007, (04) :405-410
[7]   甘肃北山柳园地区花岗岩类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赵泽辉 ;
郭召杰 ;
王毅 .
岩石学报, 2007, (08) :1847-1860
[8]   新疆萨惹什克锡矿与萨北碱性A型花岗岩成因关系的年代学制约 [J].
唐红峰 ;
屈文俊 ;
苏玉平 ;
侯广顺 ;
杜安道 ;
丛峰 .
岩石学报, 2007, (08) :1989-1997
[9]   东天山咸水泉片麻状花岗岩特征、年龄及成因 [J].
唐俊华 ;
顾连兴 ;
张遵忠 ;
吴昌志 ;
三金柱 ;
汪传胜 ;
刘四海 ;
张光辉 .
岩石学报, 2007, (08) :1803-1820
[10]   天山东段天湖东片麻状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构造演化意义 [J].
胡霭琴 ;
韦刚健 ;
张积斌 ;
邓文峰 ;
陈林丽 .
岩石学报, 2007, (08) :1795-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