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抬升剥蚀对油气成藏的促进作用

被引:7
作者
田丰华 [1 ,2 ]
姜振学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砂体回弹; 成藏机理; 低压油气藏; 地层剥蚀; 地层抬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地层抬升剥蚀过程对于油气成藏的影响不仅表现为破坏性,还有建设性作用。研究认为地层抬升剥蚀过程中温度降低、砂体回弹及不均衡剥蚀造成的区域性水流等因素形成的异常低压,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了动力;剥蚀卸载过程中的砂体回弹可为油气聚集提供更多的空间,实验表明:天然岩芯的回弹量最大可达1%;地层抬升剥蚀将地层暴露至地表,在风化剥蚀及地表水的淋滤作用下,其储集性能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研究了地层抬升剥蚀与油气成藏的匹配关系,认为地层抬升剥蚀很可能是油气成藏的机理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13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油源及其成藏特征研究 [J].
王圣柱 ;
金强 ;
田义民 .
特种油气藏, 2005, (04) :24-27+104
[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研究 [J].
王雪莲 ;
王长陆 ;
陈振林 ;
田继军 .
特种油气藏, 2005, (03) :32-35+108
[3]   地层抬升过程中的砂体回弹作用及其油气成藏效应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金之钧 ;
关德范 ;
李玉喜 .
地球科学, 2004, (04) :420-426+482
[4]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异常低压体系及其成因机制 [J].
解习农 ;
焦赳赳 ;
熊海河 .
地球科学, 2003, (01) :61-66
[5]   构造抬升是异常高压的成因吗? [J].
夏新宇 ;
曾凡刚 ;
宋岩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6) :496-500
[6]   负压地层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藏的影响 [J].
曾治平 ;
蔡勋育 ;
邹华耀 .
地球学报, 2002, (03) :255-258
[7]   沉降及抬升过程中温度对流体压力的影响 [J].
夏新宇 ;
宋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8-11+17
[8]   油气藏动力学成因模式与分类 [J].
庞雄奇 ;
金之钧 ;
左胜杰 .
地学前缘, 2000, (04) :507-514
[9]   天然气藏与油藏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的异同 [J].
蒋有录 ;
张一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1) :69-72
[10]   论油气分布的有序性 [J].
翟光明 ;
王建君 .
石油学报, 2000, (01)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