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轨底坡对重载铁路轮轨关系影响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司道林 [1 ]
王继军 [1 ]
孟宏 [2 ]
机构
[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2]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
关键词
钢轨; 轨底坡; 重载; 轮轨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211.5 [轮轨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301 ;
摘要
为研究我国重载铁路钢轨轨底坡对轮轨关系的影响,计算分析不同轨底坡条件下,重型钢轨75kg/m(CHN75)与LM车轮踏面匹配时的静态轮轨接触参数。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我国重载货车模型,采用数值积分方法仿真计算两种轨底坡工况下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对于75 kg/m(CHN75)—LM接触副,与1/40轨底坡相比,采用1/20轨底坡时接触点的分布更为均匀、合理。当轨底坡由1/40增为1/20后,相同轮对横移量下的轮径差和接触角差均有所增大,改善了轮对重力刚度,提高了车辆的曲线通过能力;并使轮轨接触斑面积增大,降低了滚动接触疲劳发生的几率。为我国重载铁路轨底坡的取值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钢轨轨底坡对LM和LMA两种轮对接触行为的影响 [J].
李霞 ;
温泽峰 ;
金学松 .
机械工程学报, 2008, (03) :64-69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钢轨轨底坡取值的探讨 [J].
曾向荣 ;
李文英 ;
高晓新 .
都市快轨交通, 2006, (06) :57-60
[3]   广州地铁一号线轨底坡调整 [J].
邢良平 .
铁道标准设计, 2004, (05) :56-57
[4]   轨底坡对曲线钢轨侧磨影响的研究 [J].
沈钢,张定贤 .
铁道学报, 1994, (03) :95-99
[5]   恢复1∶20轨底坡 [J].
赵镜荣 .
铁道建筑, 1990, (03) :27-29
[6]   关于直线地段轨底坡标准的探讨 [J].
戴光辉 .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1989, (02) :7-10
[7]   轮轨关系中轨底坡与曲线超高的新评价 [J].
魏稚仑 ;
何大芳 ;
张元栋 .
铁道工程学报, 1987, (02) :217-223
[8]   对曲线内股轨底坡调整的商榷 [J].
朱乃宏 .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1985, (10) :26-28
[9]  
重载铁路曲线轨道结构参数及钢轨型面对曲线通过性能影响的研究[D]. 司道林.西南交通大学 2009
[10]  
轨道工程[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陈秀方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