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沉积结构与沉积作用

被引:34
作者
刘苍字
贾海林
陈祥锋
机构
[1] 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2] 上海
关键词
沉积结构; 河口沙坝; 沉积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结合已有的闽江河口航道整治研究成果 ,在该河口采集了 1 30多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根据对沉积结构、河口沙坝类型和水动力条件的分析 ,探讨了闽江河口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1 )闽江河口可划分为砂质、混合和泥质 3个沉积区 ,它们分别代表三角洲前缘、前缘斜坡和前三角洲沉积环境 ;2 )闽江河口各汊道径、潮流强度对比不同 ,河口沉积过程有显著差异。径流在川石水道的发育中居主导作用 ,潮流是塑造梅花水道的主要因素 ;3)河口沙坝类型受制于输出水流的扩散形式 ,闽江河口有多种类型的河口沙坝 ,川石水道的河口沙坝类型为水下突堤型 ,乌猪水道北侧发育了水下突堤型沙坝 ,熨斗水道为拦门沙型河口沙坝 ,梅花水道则是潮流脊型的河口沙坝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河口体系及其自动调整作用——以华南河流为例 [J].
李春初 .
地理学报, 1997, (04) :67-74
[2]   闽江口的盐、淡水混合 [J].
潘定安 ;
沈焕庭 .
海洋与湖沼, 1993, (06) :599-608
[3]   闽江口外通海航道及其外拦门沙形成机制探讨 [J].
潘定安 ;
贺松林 ;
沈焕庭 .
泥沙研究, 1992, (03) :1-10
[4]   闽江口分汊河床的特征、类型及其成因 [J].
祝永康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3) :363-370
[5]   闽江口川石水道的水文泥沙特性及其内拦门沙成因分析 [J].
潘定安 ;
谢裕龙 ;
沈焕庭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01) :87-96
[6]   闽江多汊口门的水沙运动和河床地貌初探 [J].
郑德延 .
热带海洋, 1988, (03) :36-44
[7]   闽江口外海滨段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J].
祝永康 ;
郭玉华 .
东海海洋, 1985, (02)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