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东亚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与起尘通量的数值研究

被引:12
作者
宿兴涛 [1 ]
王汉杰 [2 ]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沙尘气溶胶; RegCM3模式; 东亚; 柱含量; 释放通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一个耦合了沙尘模型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近10年(2000-2009年)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直径≤20μm)时空分布特征和起尘通量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耦合模式能较好地模拟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点。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柱含量高值区主要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尘气溶胶柱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春季最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东亚地区110°E以东,沙尘主要以700hPa高度为中心向东传输。(2)东亚地区起沙源区主要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藏北沙漠化地区及蒙古国西南部,起沙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2000-2009年东亚地区年平均起沙通量为1015.34mg.m-2.d-1,其中62.4%和2.3%分别通过干、湿过程重新沉降在东亚地区,其余35.3%被净释放进入大气或进行远距离传输。
引用
收藏
页码:676 / 68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4.29”中国西北强沙尘暴数值模拟及螺旋度分析 [J].
许东蓓 ;
任余龙 ;
李文莉 ;
段海霞 ;
李忆平 ;
张培燕 ;
刘芳 .
高原气象 , 2011, (01) :115-124
[2]   河西走廊东部“2008.5.2”强沙尘暴成因分析 [J].
钱莉 ;
杨金虎 ;
杨晓玲 ;
杨永龙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719-725
[3]   中国黑碳气溶胶分布特征与辐射强迫的模拟研究 [J].
宿兴涛 ;
王汉杰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6) :798-806
[4]   中国北方气溶胶散射和PM浓度特征 [J].
延昊 ;
矫梅燕 ;
赵琳娜 ;
张志刚 ;
牛若芸 .
高原气象, 2008, (04) :852-858
[5]   民勤一次沙尘暴的观测分析 [J].
岳平 ;
牛生杰 ;
张强 .
高原气象, 2008, (02) :401-407
[6]   近40年阿拉善高原大风天气时空分布特征 [J].
姚正毅 ;
王涛 ;
周俐 ;
朱开文 .
干旱区地理, 2006, (02) :207-212
[7]   西北地区一次沙尘暴过程的诊断分析及地形影响的模拟试验 [J].
王建鹏 ;
沈桐立 ;
刘小英 ;
李明 ;
薛春芳 ;
孟小绒 ;
宁海文 .
高原气象 , 2006, (02) :259-267
[8]   亚洲大陆2000~2002年春季大气沙尘时空特征的数值模拟 [J].
陈广善 ;
刘晓东 ;
陈葆德 .
环境科学, 2006, (01) :1-8
[9]   中国沙尘暴月际时空特征及沙尘的远程传输 [J].
韩永翔 ;
宋连春 ;
奚晓霞 ;
叶燕华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5, (S1) :13-16
[10]   东亚地区矿物尘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的初步模拟研究 [J].
吴涧 ;
符淙斌 ;
蒋维楣 ;
刘红年 ;
赵润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6) :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