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裂谷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7
作者
强祖基
谢富仁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现在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关键词
临汾裂谷; 位移速率; 三维有限元模拟; 应力场; 引张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断层错动资料和小地震的平均震源机制解结果,运用弹性力学的叠加原理,对临汾裂谷作三维有限元模拟,反演其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临汾裂谷现今主要受南东东—北西西向引张力作用,辅之以北东—南西方向的挤压,同时在裂谷的中心叠加有底层拖曳的深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56 / 5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刘和甫 ;
王维襄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32
[2]   中国岩石层底面地幔对流状态的探讨 [J].
黄培华 ;
傅容珊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01) :39-47
[3]   地堑形成的力学机制 [J].
张文佑 ;
李荫槐 ;
马福臣 ;
钟嘉猷 .
地质科学, 1981, (01) :1-11
[4]   华北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 [J].
李钦祖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4) :376-388
[5]   华北地区地震迁移规律的数学模拟 [J].
王仁 ;
何国琦 ;
殷有泉 ;
蔡永恩 .
地震学报, 1980, (01) :32-42
[6]   华北块断构造区的现代引张应力场 [J].
高名修 .
地震地质, 1979, (02) :1-12
[7]   晋中南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研究 [J].
陈颙 ;
陈运泰 .
地球物理学报, 1974, (03) :186-199
[8]   山西隆起区断陷地震带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发展趋势概述 [J].
邓起东 ;
王克鲁 ;
汪一鹏 ;
唐汉军 ;
吴裕文 ;
丁梦麟 .
地质科学, 1973, (01) :37-47
[9]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
[10]  
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编辑,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