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体验:扩展现实(XR)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展望——兼论“教育与新技术融合”的走向

被引:70
作者
褚乐阳
陈卫东
谭悦
郑思思
机构
[1] 苏州科技大学新媒体交互设计与应用研究所
关键词
扩展现实(XR); 教育应用; 融合; 技术赋能; 数字孪生; 脑机交互; 边缘计算;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9.01.002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计算机图形与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带来了众多的沉浸式技术,人类的活动时空从自然平台发展到数字化平台,面临着感觉方式和实践方式的转型。这也深刻影响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涉及了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感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与混合现实(MR)等技术,通过不同程度的数字信息与现实环境的融合,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模式。与当下的VR、AR、MR相比,扩展现实(XR)更强调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弥合,以及缩小人们、信息和体验之间的距离壁垒。XR技术具有情境感知、感觉代入、自然交互和编辑现实等特征,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人本性、智能性、交互性、生态性和生成性等教育应用特性。具体表现为:(1)可为学习者提供智能教育产品设计;(2)更有利于游戏化学习的实施;(3)可创设智慧的学习环境;(4)可优化创客教育、设计教育、特殊教育等的实施。XR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出的教育与新技术融合的走向,主要表现在:体验为王、智能为基、边缘计算、跨空间的无缝融合、多模态交互和支持全纳教育等方面。XR技术成为了计算机图形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综合应用的重要技术形式,其具有的智慧感知、自然交互属性,可更好地服务和支持未来教育,致力于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3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4D打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展望——兼论与“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 [J].
陈卫东 ;
褚乐阳 ;
杨丽 ;
叶新东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1) :27-38
[2]   触摸真实的学习:迈向一种新的创客教育文化——国内外创客教育研究述评 [J].
王佑镁 ;
钱凯丽 ;
华佳钰 ;
郭静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2) :34-43
[3]   创客教育空间的生态建构 [J].
张美霞 ;
季宏高 .
中国成人教育, 2016, (16) :135-138
[4]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从EGEC框架构建到“环卫斗士”游戏的开发与应用 [J].
李海峰 ;
王炜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5) :50-57
[5]   自由何以可能?——马尔库塞新感性观述评 [J].
孙广耀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30 (04) :1-3
[6]   虚拟现实及其发展趋势 [J].
党保生 .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04) :94-96
[7]   数字化时代:人类感性方式的第三次革命 [J].
齐鹏 .
河北学刊, 2003, (05) :45-48
[8]   现实·真实·虚拟 [J].
张世英 .
江海学刊, 2003, (01) :12-21
[9]   虚拟: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 [J].
陈志良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0, (04) :57-63
[10]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 甘永成.华东师范大学. 2004